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探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

2025年04月28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清俐 梅冰

  本报开封讯  4月19—20日,第二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学位点负责人圆桌会议在河南大学举行。与会学者深入探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规范化与特色化,聚焦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罗林表示,学术研究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学科发展应平衡学术性与国家战略需求。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孙君健提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应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软实力。

  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建设仍在探索阶段。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院长刘昌明分析了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三个发展阶段,认为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应以交叉融合为核心,构建覆盖课程、实践、管理的全链条体系,同时平衡国家战略需求与高校特色,解决学科独立性、资源整合、跨学科融合等紧迫问题。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陈杰提出,当前区域国别学面临教材短缺、研究碎片化、学科交叉管理困难等问题,要加快基础教材编写,整合多学科资源。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全球视野”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认为,区域国别学核心课程设计要点,要结合各科研机构独具优势的区域国别研究课程、智库实践课、前沿交叉课程,实现人才培养范式革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表示,要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语言能力强化和实践导向培养,构建兼具学术深度与政策应用价值的特色化学科体系,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璟慧分享了构建“语言服务—区域研究—国际传播”全链条创新体系的探索成果。

  会议由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主办,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承办。

  (张清俐  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