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杨 浩
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习主席强调指出:“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新征程使命如山、重任在肩,广大党员干部要昂扬挺膺担当的精神状态,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荣光。
坚定理想,激发愿担当的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面临困难挫折时不迷茫、不畏缩,静心笃志、凝神聚力,砥砺挺膺担当的定力、持续奋斗的动力。从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先辈先烈,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再到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一路走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勇担使命,生死考验不能改其志,功名利禄不能动其心,千难万险不能阻其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多风险挑战。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自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以赤子之心守初心、以奋斗之志担使命,将坚定理想信念化作挺膺担当的自觉行动,始终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勇担重任,砥砺敢担当的魄力。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习主席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担当是需要勇气的,在关键时刻,在大事难事面前,能否挺身而出、堪当重任,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强的重要标尺。新征程上,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推进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矛盾困难不少、风险挑战重重,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责,牢固树立责重山岳的意识,自觉摒除私心杂念,做到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要敢于争先,勇立潮头、勇当先锋,时刻保持冲在前、干在先的状态,做到既声令更身先、既表态更表率,以实际行动树立威信、凝聚人心;要敢于碰硬,面对大是大非和重大原则问题做到旗帜鲜明、敢于亮剑,面对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要敢于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善于用创新思维分析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敢闯前人从未涉足的险滩,在锐意创新中闯关夺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知行合一,提升善担当的本领。练就过硬本领,是担当作为的底气所在。习主席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担当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的素质本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在持续学习中扩容知识储备,更要在实践锻炼中补齐能力短板。“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桥吊专家,靠的是刻苦钻研技术,在学中干、干中学,精益求精干好本职工作。“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摔打磨砺中增长本领。一方面,秉持终身学习理念,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加油充电”的紧迫感,聚焦岗位职责要求,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履职尽责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坚持学以致用、以行促知,主动投身重大任务一线、科研攻关前沿、基层实践沃土,在躬身践行中“曾益其所不能”,以过硬本领在本职岗位上展现担当、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