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冯 歆 王 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实到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持之以恒锤炼过硬作风不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更是凝聚奋进力量、战胜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常”的韧劲、“长”的恒心,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好作风好形象不断取得新胜利。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衡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强保障。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有着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目标追求,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涵养党性、凝聚力量。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同不正之风进行着不懈斗争,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严字当头、刀刃向内,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以作风建设新面貌巩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但要深刻认识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过去先进纯洁并不等于现在先进纯洁,现在先进纯洁并不等于永远先进纯洁,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消解政策执行力,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会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作风建设,持续纠治不良作风、弘扬优良作风,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需要瞄准靶标、整体发力。作风建设在政治上集中体现为铸牢政治忠诚、坚守政治立场、勇于政治担当。只有作风优良,才能政治上过硬,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和风浪考验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风建设在思想上集中体现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改进学风、改造思想,重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把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领悟透,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又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求实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寻找对策。作风建设在工作上集中体现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是否具备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影响政策的执行力和工作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下实功、出实招、做实事,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聚民心、解民忧。作风建设在生活上集中体现为戒奢以俭、清正廉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作风上的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党员干部的廉洁底线,生活中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工作中才能坚守原则、不越红线。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生活不检点、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只有纯正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始终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需要从思想引领、制度保障、监督问责、示范带动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自觉践行优良作风。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习,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汲取作风建设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搞清楚优良作风从哪里来、内涵是什么,切实增强学习和发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完善制度保障,扎紧制度笼子。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规范权力运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健全完善作风建设相关制度,明确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和行为规范,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真正成为约束党员干部行为的“硬杠杠”,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强化监督问责,严肃查处问题。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对于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通过严肃问责,形成震慑效应,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改进作风。注重示范带动,营造浓厚氛围。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形成崇尚优良作风、践行优良作风的浓厚氛围,以过硬作风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