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本报特约评论员 崔唯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迫切。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困境持续凸显,霸权主义与新殖民主义的阴霾未散,贫富分化、地缘冲突、生态危机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回顾历史,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出版《乌托邦》算起,世界社会主义已走过50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艰辛探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面对甚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人民坚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扭转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稳住了世界社会主义的航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奋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和制度优越性。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中国2024年GDP达到134.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7.7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作为14亿多人口大国,中国始终保持就业稳定、社会安宁,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成为全球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机活力充分证明,历史没有终结,“历史终结论”终结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过时了;社会主义没有失败,“社会主义失败论”失败了。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科学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实践和发展着的理论,需要各国社会主义者的合作交流。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到了前途和希望,增强了信心,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团结协作,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网络,为全球进步力量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搭建平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步力量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党际联系,形成了高层对话、专题研讨、青年交流等常态化机制,不断凝聚全球进步力量的思想共识,为壮大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注入了积极力量。
“不论风吹雨打,人类总是要向前走的。”社会主义500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历史潮流不可逆转。社会主义中国必将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为壮大世界社会主义力量,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