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专业性技术类期刊。报道中外电影艺术发展动态,发表电影理论与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及电影创作等。读者对象为电影院校师生、专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有英文目次和摘要。
-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14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677/J
- 邮发代号:82-17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主编的话
(1-1)
短微格式、影像间性与人民美学——作为弱影像实践的“大众电影”
杨涵[1]
(4-15)
“无时间的时间”——短微影像的时间性研究
付湛元[1]
(16-23)
万物皆可“猫meme”?——短视频的“魅像”及动物影像的面容伦理之思
马恩扉页[1]
(24-32)
存在于时:短微影像的知觉控制与技术殖民
张丹琳[1]
(33-39)
数字影像:“物”与“非物”的运作空间、流动与“生成”
龚力[1]
(40-48)
感知的演绎:“物”在中国电影中的美学机制
王文君[1]
(49-56)
中国公路电影“非地方”叙事:数字人文揭示的空间样态与情感探索
黄如玥[1];章戈浩[1]
(57-65)
引用中国:本雅明对美国电影明星黄柳霜的“中国”书写
(美)田民[1];庞肖狄[2]
(66-83)
陆澹盦侦探影戏小说研究
战玉冰[1]
(84-95)
流动的他异性:007电影的中国想象及其演变逻辑
黄文杰[1];张曼君[2]
(96-105)
澳门首部本土电影《长途》(1955)考辨
许竹[1]
(106-114)
动荡中的探索与尝试: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电影十年概览(2010—2019)
罗曾嘉[1]
(1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