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学报
Journal of Urban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18)
曾用刊名:城市
简 介: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23 年,《城市》正式完成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的变更,以及期刊更名和改版升级。改版后的刊名为《城市学报》,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天津大学,这是城市科学研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城市学报》将以全新的学术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全新定位和更高追求回应新时代与新技术背景。以城市研究为核心,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并致力推动学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强调学术独立性、严谨性、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以全球视野发出中国声音。 拟在未来的办刊实践中,形成以下特色:一是坚持“以学术为中心”的办刊宗旨,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严谨求是、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二是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的办刊理念,形成完善城市科学理论体系;三是坚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办刊思路,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与理念;四是坚持“立足学科前沿”的办刊方向,刊发高质量的城市科学前沿理论文章;五是坚持“科学规范管理”和“国际视野”相结合的办刊策略,为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探索实践经验。 《城市学报》将充分尊重来稿作者的观点,刊登与时俱进的文章,鼓励学术争鸣,保障学术自由、学术民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希望全新改版的《城市学报》能够为城乡规划领域注入新的活力,鼓励更多学者关注和参与城市研究,创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热潮,集众家之所长共同为城市领域的研究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天津大学
- 创刊时间:202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水利馆3号楼110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78X
- 国内统一刊号:CN 12-1480/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卷首语
王峤
(1-1)
我国韧性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
秦梓晗[1];翟国方[1,2];何仲禹[1,2]
(2-11)
防灾韧性城市:概念演进与特征构成
解子昂[1];赫磊[1];李捷[2]
(12-23)
《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中有关灾害风险关键议题的争议与思考
王江波[1];王凤鸣[1];苟爱萍[2]
(24-33)
雨洪韧性导向下的多尺度蓝绿灰基础设施体系:理论框架与协同路径
李含嫣[1];王峤[1];许晓雪[1]
(34-40)
高密度城区公共空间韧性特征、影响要素及优化策略
李云燕[1,2];苟梦涵[1];蔡欣珂[3]
(41-55)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动态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施益军[1];李航[1];葛云鹏[1]
(56-66)
人居环境科学与复杂巨系统求解
武廷海[1];郑伊辰[2]
(67-73)
空间价值重构:一个兼容城市更新共性机制与路径差异的解释框架
曾鹏[1];李晋轩[1]
(74-79)
基于发展优势度的多村集居地区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肃宁县为例
解永庆[1];高昊文[1]
(80-88)
移动互联网时代超大城市城乡接合部城镇化特征研究——以广州市康乐鹭江片区为例
罗震东[1];杨培强[1];吴俊伯[1];高慧智[2]
(89-99)
大都市郊区村庄收缩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
胡智超[1];范晓涵[2];方白雪[2];康长江[2];李亚格[2]
(100-110)
生成式AI赋能城市设计课程教学
杨林川[1];彭迎澳[2];陈春谛[1];陈阳[3];杨钦然[1]
(111-116)
近期学术会议信息
王峤[1]
(117-117)
国际学术会议预告
王峤[1]
(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