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社会科学辑刊》是由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大型学术双月刊,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1979年3月创刊,辽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发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8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619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12/C
- 邮发代号:8-10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从定义到类比:未来哲学的新方法论
尚杰[1,2]
(5-10)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真谛与人类实践合理性生存
袁祖社[1,2]
(11-20)
“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旨归
何美子[1]
(21-27)
从市民社会、异化到解放:马克思革命主体思想的逻辑演进
张丽丝[1]
(28-3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研究的重点论域与发展进向
冯刚[1,2]
(35-40)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论纲
李辽宁[1]
(41-49)
21世纪世界历史通往“持久和平”的中国努力
吴宏政[1]
(50-57)
历史本象、他者幻象与时代具象:世界文明范式转换的总体性证成
韩升[1]
(58-64)
“大众文化”的批判性审视与“新大众文艺”的创新追求
范玉刚[1,2]
(65-76)
未来经济中创造性的人
А.В.布兹加林[1];王嘉亮[2];郭丽双[2]
(77-81)
基于脆弱共性和特性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研究
严新明[1]
(82-90)
空巢家庭的变体:社区建设与家庭建设的结合点和发力点
刘亚秋[1,2]
(91-99)
共治共享: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历程、困境与出路
陈晨[1];谢小菲[2]
(100-106)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中国范式:来自DeepSeek的启示
周文[1,2];张奕涵[1]
(107-121)
金融强国战略与信用生态建设:数字人民币链上数据征信价值的多维挖掘
陆岷峰[1];孟添[1];袁晓敏[2]
(122-132)
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影响研究
李晓红[1,2];崔建军[1]
(133-144)
结构与解构:东北三省人口结构变迁原因及影响考察
陈姝宏[1];周含[1]
(145-155)
社会信用数字化视角下违法犯罪记录的反思与调适
郭旨龙[1]
(156-167)
AI换脸侵权之争:肖像可识别标准的再解释
赵精武[1]
(168-176)
从“茶会”到“学会”: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宣传与“保国会”历史的生成
马忠文[1]
(177-186)
晚清黄河尾闾河道变迁的人文驱动及生态影响
贾国静[1]
(187-19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内容体系与价值意蕴
赵刚[1]
(197-205)
青铜之美:夏商周观念的艺术体现
张法[1]
(206-215)
朱光潜与丰子恺诗画美学的比较分析
宛小平[1]
(216-221)
清华学派的骈文批评及其对当下骈文研究的启示——以陈寅恪、钱锺书、王瑶为例
于景祥[1]
(222-229)
科学、语言与近代新知识的生成——益智书会的科学类教科书翻译实践及影响
凤媛[1,2]
(230-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