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60年创刊。自创刊之日起即以反映国内外体育学术研究、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1992年以来,一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被四川省评为学术理论类一级刊物。现设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竞赛与训练学、体育生物科学等栏目。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成都市体院路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15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097/G8
- 邮发代号:62-10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新场景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研究
黄亚玲[1];金朝霞[2];胡兰兰[1];丁鑫旸[1]
(1-15)
青年学者笔谈——人工智能的迭代与体育的未来
(26-26)
魔法扫帚与伦理罗盘:人工智能时代体育的技术狂欢与价值重构
张小林[1]
(26-29)
神经哲学视域下体育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技术乌托邦困境与纾困
张震[1]
(29-31)
“超人类化”还是“人机共生”?——漫谈人形机器人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张学义[1,2];郝佳箐[1]
(32-34)
健康老龄化与AI机器人设计
章含舟[1]
(34-36)
球迷参与式治理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实现路径及其限度
梁伟[1];黄盛华[2];胡代群[3]
(37-44)
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刘光同[1]
(45-5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田兵兵[1];辜德宏[1];卿凯丽[2]
(58-65)
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语境、时代机遇与实践指引
刘兵[1];邹溪楠[2];吕万刚[1,3];李晓蝶[4]
(66-73)
体育彩票消费者人格特质对购彩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张勇[1];李凌[2,3]
(74-83)
数字经济时代下体育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挑战与法治路径探索
黎小钰[1];郭新艳[1]
(84-93)
基于秩序生成的当代中国体育规范体系研究
宋亨国[1]
(94-102)
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多案例研究
柳鸣毅[1,2,3];孔年欣[1,2,3];龚海培[1,2,3];彭李奥[1,2,3];蔡静洁[1,2,3];杜志伟[1,2,3];尹子康[1,2,3]
(103-114)
提升传统武术技击性的途径:身体素质训练改革的视角
刘文武[1];赵泽浩[1]
(115-123)
运动训练的起源:古奥运会时期的训练理念
张世超[1];夏之顺[2];张慧玲[3];张莉清[1]
(124-135)
“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培训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李乐虎[1];凌晨[2];高奎亭[3]
(136-144)
民国时期武术组织现代化转型的困惑与纾解——以“中央国术馆”为例
孟田[1];宋秀平[2]
(145-151)
近代以来中国幼儿园“体育”课程名称沿革及辨析
郎丽苹[1];潘小非[1]
(152-158)
20世纪50年代美军编绘1:25万中国地形图所见近代中国大型体育场地
郝汉[1];肖爱玲[2];史兵[1]
(159-172)
幼儿结构化-非结构化身体活动行为测量方法建立与应用:基于视频观测与加速度传感器技术
陈德龙[1];赵广高[1];付近梅[2];孙顺利[2];苏利强[3];何梓豪[4];黄婷[5];陈睿铭[6];蒋天乐[1];胡学文[1];李雨浓[1];沈凡超[1]
(17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