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坚持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原创性、前沿性的标准,以学术为本位,以质量为生命,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常设栏目有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重点栏目有徽学、古文字研究、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哲学研究、西方哲学研究、近代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桐城派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大学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019
-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040/C
- 邮发代号:26-4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逻辑分析外衣下“负的方法”——冯友兰逻辑分析法探析
苏培君[1]
(1-9)
“听”的“祛圣化”——以孔子、朱子为中心的考察
王闻文[1];沈顺福[1]
(10-19)
笛卡尔对古代怀疑论的重置及其哲学效应
胡天力[1]
(20-30)
延安经验“进城”与人民文艺工作伦理的在地化生成——从艺员登记风波讲起
黄英豪[1]
(31-38)
独孤及刺舒政绩与安史之乱后的江淮治理
史正玉[1]
(39-49)
宋神宗对新法话语的更迭诉求与重构
张金铣[1];韩新芝[1]
(50-58)
“韧性革命”: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印刷工作的构筑及其运转
张朋[1]
(59-70)
受害主体区分导向下网络暴力的刑法治理
储陈城[1];刘扬[1,2]
(71-78)
违约获益赔偿的理论厘清与适用路径
高郦梅[1]
(79-87)
数智时代未成年人数据权益的法治化保护
孟晓丽[1,2]
(88-95)
“行动—媒介—结构”:一种媒介社会学研究路径的理论梳理与实践反思
韩瑞霞[1]
(96-105)
谁在大声说话?——基于文本挖掘的社交媒体参与者的互动及文本影响力分析
高彦婷[1];廖圣清[2]
(106-116)
居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
何启志[1];考佳琪[1];刘燕虎[1]
(117-129)
联动与共赢——工商资本与小农户利益衔接的策略与制度约束
张益丰[1];吕良[1]
(130-140)
助力抑或阻力:嵌入社会网的农村能源消费及同群效应
江海波[1];栾敬东[1]
(141-151)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微观政策效应评估——基于企业环保新闻文本情绪数据的检验
曹玉珊[1];陈一玲[1]
(152-164)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
俞园园[1];杨嘉昊[1]
(165-176)
工作要求—资源视角下的公务员知识隐藏
庞明礼[1];马璇[2]
(17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