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 介:《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以反映本院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同时接纳院外自由投稿为辅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现为季刊,每季末月中旬出刊。其前身为《阜阳教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91年7月。2002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学术窗口。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 创刊时间:1991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6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4437
-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16/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新时代高职院校文化构建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冲[1]
(1-4)
思想政治教育版图叙事的基本意涵、生成逻辑及路径遵循
郭佳楠[1];崔晓光[2]
(5-10)
高职院校文化价值取向对工匠型人才培育的影响
张新玲[1]
(11-14)
中华美育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三重内涵和优化路径——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视角
陈婷婷[1]
(15-19)
AI赋能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师职业危机、时代机遇与消解路径
沈连梅[1];王电海[1]
(20-23)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混合式“金课”的建设困境与实践路径
张丽莎[1,2]
(24-29)
虚拟仿真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究
何丽娜[1];杨严严[2]
(30-33)
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反思与路径建构
俞霁瓅[1];李伟伟[1];陈双丽[1]
(34-38)
大数据在高校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齐文婷[1]
(39-42)
基于硬派车型下的汽车风阻优化方法研究
周自宝[1];马晶晶[2];葛宜好[2]
(43-45)
红掌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的动态变化特征
王东升[1];杨智[2];谷凤[3]
(46-51)
生态美学视角下安徽儿童小说的审美特点研究——以王征桦的《十八索》为例
钱宁[1]
(52-55)
论《广东新语》中的饮食书写
骆淑文[1]
(56-61)
从狂欢到虚无——余华小说复仇主题的解构与演变
宋笃志[1]
(62-65)
韦其麟儿童诗对壮族神话的重述及其意义
田桂丞[1];牛涵[2]
(66-72)
“唐宋运河诗路”文化带与空间视域下的运河诗词——以北宋灵璧张氏兰皋园“仕隐”文化空间构建为中心
牛楠[1]
(73-75)
参与式文化视角下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的困境与路径
蒋明敏[1];李孟麟[1]
(76-82)
共生理论视域下徽州民俗体育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路径
张颢[1]
(83-86)
阜阳民歌源流演化与音乐形态研究
陶玉宇[1]
(87-91)
从《宝莲灯》到《粉墨春秋》——论戏曲艺术对中国民族舞剧的形塑与嬗变
刘锐锐[1]
(92-96)
人文经济视角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依据与战略举措
吴桐[1]
(97-102)
认罪认罚案件直接裁判式从宽程序模式研究
方彬彬[1]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