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曾用刊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阜阳师范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创刊于1982年,是阜阳师范学院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学术窗口。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阜阳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安徽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9333
  •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33/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淮河文化论坛”改栏10周年(2015-2024)刊文分析 孙雪可[1];王启才[1] (1-10)

媒介可供性视阈下淮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实践逻辑和现实价值 庄睿[1];丁东[1];付佳敏[1] (11-16)

记忆与重构:安徽花鼓灯表演艺术的文化再生产 宋洁[1];苏丽丽[2] (17-21)

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孙钰非[1];朱华桂[2] (22-27)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早期汉籍书目中的著录及意义 季淑凤[1] (28-38)

认知识解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隐喻英译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为例 杨欣[1] (39-44)

叙述层次下的“困与逃”——《桑青与桃红》的结构与视角呈现 田莉[1] (45-52)

量级递进构式“A不说,还B”研究 李思旭[1];董小雅[1] (53-60)

话语交叠的韵律表现 胡承佼[1];程冰雨[1] (61-69)

论《白鹿原》中的文化符号系统 王俊虎[1];王玉冰[1] (70-74)

曲径通幽处——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的经典化 杨为刚[1];陈雯娜[1] (75-80)

女性主义编辑实践与文学史的性别重构——以《诺顿女性文学选集》为例 杨梦晓[1] (81-89)

批判与构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中的主体性审思 夏淼[1];严维蓉[1] (90-95)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营造劳动光荣社会新风尚的四重维度 王西亚[1] (96-101)

深刻把握数字中国建设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方略 潘超[1];王春颖[2] (102-108)

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中师范精神弱化的问题表现及重塑路径 聂娇[1,2];兰继军[1] (109-115)

《黑神话:悟空》“出圈”现象对传统文化“两创”的启示 孙华[1] (116-122)

守正与创新: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术期刊编辑服务能力提升 武艳芹[1] (123-128)

姚永概与安徽近代新式教育 陈谍[1];汪孔丰[1] (129-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中宣传员的群众动员及其作用研究——以安徽省为中心 李秀运[1];杨立红[1] (136-142)

技术演进中的批评重塑:生成式人工智能语境下纪录片学术理路的审思 罗锋[1];张培[1] (143-149)

仪式观视域下徽文化传播的历史逻辑探赜 赵忠仲[1];刘金鹏[1] (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