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曾用刊名:常熟高专学报
简 介:《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的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苏州师专学报》(1990年更名为《吴中学刊》)和创办于1992年的《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在《吴中学刊》(社科版)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创办公开出版的《常熟高专学报》(文理综合版),双月刊;2005年,《常熟高专学报》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双月刊;2007年,《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综合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2013年,该刊由月刊改为双月刊。1、3、4、6期为哲学社会科学,2、5为自然科学,逢单月20日出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2794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749/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北方鼓曲常见“场域文本”之早期版本拾掇——以双红堂、风陵两大文库为例
鲍震培[1]
(1-7)
步云阁刊《雷炮传》综考(上)——兼论郑振铎所谓“明刊鼓词”《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
陈雪冰[1]
(8-18)
语言形塑逻辑——从汉语语法原理到中国逻辑和群体认知
朱晓农[1,2]
(19-35)
基于语言模因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质量研究
王纯磊[1];范开芳[1]
(36-42)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城市外宣话语策略研究
蔡逸群[1];宋志明[2];严新明[3]
(43-53)
强化学科建设 创新外语教育——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新动态
严金波[1]
(54-60)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重大成果——简评何九盈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修订本)
庞光华[1];吕娜[1]
(61-68)
《共产党宣言》中全球化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郭瑞军[1]
(69-76)
“动态”与“静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分析方法的两个维度
卢迪[1];凌煜棠[1];唐金武[1]
(77-83)
对埃斯波西托的施米特政治哲学批判的批判——以《非政治的范畴》为例
樊熙奇[1]
(84-93)
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异化及其矫治——对哲学自由精神的再理解
孙巍[1]
(94-101)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赜
白乔风[1];张宏伟[1];王凤双[1]
(102-110)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危机及核心素养再构
花文凤[1];鲁广智[2];刘欢[1]
(111-118)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预约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浦义俊[1];东芬[1];吕彦[1]
(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