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曾用刊名: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本刊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不懈地坚持“二为”方针以及“双百”方针,以反映本校及兄弟院校教师、同行及专家科研及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推动本地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教育和人文社会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民族民俗学、文学、语言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研究性论文。
- 主管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西崇左市城南区佛子路2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891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78/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从嵌入到融入:社会组织参与广西边疆社会治理的路径调适
杜富海[1];庞嘉宜[2]
(1-9)
多民族文化与舞台审美的互嵌共生——以广西杂技剧《漓歌情》为例
董迎春[1,2];张雨欣[1]
(10-16)
内源与外推:乡村文化再生产的双重动力机制——以L村畲族“拜盘瓠王”为个案
朱盼玲[1]
(17-24)
广西当代文学中红水河书写的三重意象
杨东[1];李树玲[2]
(25-31)
红水河流域当代多民族文学叙事特征
周树国[1];张淑云[2]
(32-37)
广西当代文学意象书写的审美研究
王淑一[1]
(38-43)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社区治理的逻辑自洽及实践要求
梁绍莹[1];覃宇冰[2];张勤[3]
(44-50)
节奏分析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余正勇[1];张鞠成[1]
(51-57)
数字经济赋能广西崇左太平古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常莹[1];王珈薇[2];蔡维维[3]
(58-65)
人工智能引入对员工工作行为的SEM分析
黄蓉[1];朱月莉[1]
(66-76)
布努语清鼻音的声学分析
兰庆军[1]
(77-8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苗族古歌》的翻译特点及文化思维探究
王仁芝[1];杨青艳[2]
(83-88)
广西边境C市中小学语言景观建设调查研究
杨海龙[1];唐铭立[1];石杰[1]
(89-94)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优化研究
张海波[1]
(95-100)
论民间文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实践应用
陈金文[1]
(101-106)
新时代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困境与提升路径探究
黄慧琼[1];张人崧[1]
(107-112)
基础教育阶段财经素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路径
王晓平[1];王敬斋[1,2];于继鹤[3]
(113-118)
孙随太作品
孙随太[1]
(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