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6年,为福建省办刊历史最悠久的高校学报之一。现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并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一级社科期刊”、“第一、二、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四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等。本刊充分发挥福建师大人文社会科学诸多优势学科的强大科研实力,在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史、闽台文化研究、广义修辞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等学科领域发表了大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 本刊充分发挥福建师大人文社会科学诸多优势学科的强大科研实力,在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史、闽台文化研究、广义修辞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等学科领域发表了大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本刊结合闽台特殊历史和地域渊源所开辟的“闽台区域研究”专栏发表了大量有关闽台经济、文化、历史等关系的研究论文,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根据海峡两岸各方面交流迅速扩大和海西建设步划加快的新形势,本刊新开辟的“两岸合作新视界”专栏,正在引起学术界和广大关心两岸关系的社会各界的关注。本刊另一特色栏目“修辞学大视野”从2003年开办以来已发表国内修辞学界顶尖学者一百多篇论文,荣获“福建省期刊优秀栏目编辑奖”。
- 主管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5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福州市闽侯福建师大旗山校区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285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016/C
- 邮发代号:34-4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世界普遍交往中的数字命运共同体
李包庚[1];陈安迪[2]
(1-13)
空间认识论的建构及其价值——基于詹姆逊与鲍曼的认知图绘反思
崔素[1];鲁均亦[2]
(14-24)
论马克思“从人间升到天国”的新世界观——为李建平教授从教五十周年而作
丁堡骏[1];林超群[1]
(25-38)
搭建哲学与经济学互释的桥梁——李建平教授与《〈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
谭苑苑[1]
(39-49)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学理化阐释
宁琳琳[1]
(50-60)
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女性角色
李昕蕾[1,2];于凤翥[2]
(61-75)
论“自然中的我们”——从霍耐特“我们中的我”谈起
吴昊[1];曹孟勤[1]
(76-85)
互文性视域下中国神话的跨媒介叙事与精准国际传播
邓秀军[1];赵悦言[1]
(86-97)
AI痕迹与数字灵韵:看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另一种视角
王建磊[1];解玲玲[2]
(98-107)
后人类主义与传播主体的重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阐释
郑奕[1]
(108-115)
论当代数字图像的时空经验再生产及其美学意义
王莹[1]
(116-124)
违约获利何以返还?——对《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62条立法意旨的追问
张平华[1];江辉[1]
(125-136)
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
张钟祺[1]
(137-147)
“纪法兼修”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林艺芳[1]
(148-156)
论散件式文书的归户性整理——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院藏契约文书为例
孙清玲[1];林泽斐[1]
(15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