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
曾用刊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教育和心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并辟有反映青海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栏目。
- 主管单位:青海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3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102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05/C
- 邮发代号:56-1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整体概念诠析
马明冲[1];孙路亮[1]
(1-8)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逻辑关联
苏星鸿[1,2]
(9-17)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关系的辩证分析
薛全忠[1]
(18-23)
全民守法的哲学基础、核心要义与推进方略
张志文[1]
(24-31)
敦煌本藏文文书中波斯相关材料汇考
刘英华[1];杨瑾[2]
(32-39)
唐代西域藏文文书中所谓phod kar“吐火罗”考
杨铭[1]
(40-44)
松赞干布制定吐蕃法律和军政制度问题辨析
陆离[1]
(45-50)
日军七三一部队战时与战后若干问题再探究——基于新发现《身上申告书》档案的考察
金士成[1,2]
(51-61)
抗战时期西北金融网的筹建及其作用探析
温长松[1,2]
(62-69)
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文艺动员与整合
宋希斌[1];邵文欣[1]
(70-78)
抗战时期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文化统战工作实践探究
董华[1];袁钰婷[1]
(79-85)
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的技术治理困境及对策
李萍[1];白佳音[1,2]
(86-95)
污水治理质效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
刘淑琳[1]
(96-104)
生态文明视野下水权交易的青海实践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
王艳[1,2]
(105-112)
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的历史演变与内在机理研究
董丽丽[1,2]
(113-121)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共同经济生活的意涵和作用
杨丽云[1]
(122-128)
激扬刀木 黑白诗章: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插图的典范性与传播价值
张素丽[1];唐元[1]
(129-136)
《树上有个好地方》中的儿童成长叙事
赵青[1]
(137-142)
数字媒介与高原文明互构:全球化时代青海戏剧的生态修复研究
潘先伟[1]
(143-149)
新时代视域下劳模继续教育机制的构建策略
徐良[1]
(150-156)
内生发展视角下乡村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马亚玲[1];李晓珂[1]
(15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