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文学
Movie Literature
该刊已选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曾用刊名:电影文学:上半月
简 介:自《电影文学》创刊伊始,始终以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影视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培养电影文学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办刊宗旨。65年来,学术理论+剧本的模式是《电影文学》的基本特征。由于在这一内容上的不懈坚持,保持了《电影文学》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可以发表文学剧本的鲜明特色,赢得了专家和读者的青睐;也因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办刊态度,使《电影文学》从未缺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列。
-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5-569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4期
你好长影
(2-2)
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主体性视域下中国电影的时代使命
刘威[1]
(3-7)
影像的中国:镌刻历史、对话现实、走向未来——致敬长影80年
陈旭光[1]
(8-11)
从文化间性到辩证美学——论改革开放后长影乡村题材电影的发展
丁亚平[1];彭淑昀[1]
(12-19)
从“电影摇篮”到产业重构:长影的历史转型与创作实践
周星[1];吴英华[1]
(20-27)
人民电影的体制化生产: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制与美学转型(1945—1966)
张燕[1];孙丽[2]
(28-32)
人民电影事业发展探析——以长影80年为例
彭流萤[1]
(33-39)
生活美学视域下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内容呈现与审美表达
徐张成[1]
(40-46)
新时期丝绸之路题材动画电影的美学意涵
吉平[1];张斌[1]
(47-51)
歌舞片声画蒙太奇对情绪氛围的梯度化建构路径
白茹棋[1];何娟娟[2]
(52-56)
内蒙古电影的空间转向
黄斯禹[1]
(57-62)
微缩模型与人工智能对电影视效的拓展
孙佳森[1]
(63-67)
数字时代短视频思维对喜剧电影结构的影响
林素真[1]
(68-72)
电影与文学改编的互文性研究
孔庆蓉[1]
(73-77)
AI时代戏剧与电影融合共创的表现及未来展望
张相涛[1]
(78-82)
动画电影创作中实时渲染技术的有效运用
彭勃[1]
(83-86)
现代性冲击下的多元塑造——论新时代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中新农人形象
洪达未[1];陈颖[2]
(87-90)
符码世界、影片叙事与成长维度:《头脑特工队》系列电影的成长叙事
石嵩[1];弓铭琦[1]
(91-96)
英格玛·伯格曼的生命叙事与影像诗学
王永丹[1]
(97-101)
音波织梦:姜文电影音乐中的叙事缝合与意义生产
王佐伊[1,2];白浩成[3]
(102-106)
《大风杀》:西部片的本土化重构与暴力美学的当代演绎
辛欣[1]
(107-111)
中国动画电影IP的模式迭代与叙事创新——以“熊出没”为例
黄林[1];张健[1]
(112-116)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老年题材电影中的疾病关怀
马琳[1]
(117-120)
从《焚城》看声音生态学视阈下自然声景在灾难电影中的隐喻建构
阚蕾[1]
(121-125)
后现代语境下武侠电影的创新嬗变——以徐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例
龙昱冰[1]
(126-132)
流媒体互动生态下元电影叙事参与性的范式重构与多维影响
沙莎[1];代静[1]
(133-137)
劳作、美食与本真:《孤独的美食家剧场版》的反异化叙事解析
孟甜[1];靳志刚[2]
(138-142)
新媒体时代国产动漫IP品牌化传播路径研究——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
李春阳[1,2,3];申宁涛[4]
(143-147)
《我会好好的》:宠物题材电影的视听设计与隐喻元素
李苗[1]
(148-152)
秩序与象征的双重奏:《向阳·花》的时间叙事逻辑与隐喻解码
沈恒娟[1]
(153-157)
《诡才之道》惊恐喜剧新探索
罗昱焜[1];黄莺[2]
(158-164)
独角凝视与媒介转译:舞台影像《初步举证》的跨媒介实践
王一名[1]
(165-169)
论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非遗元素视觉化实践
肖敏[1]
(170-173)
《粒粒皆辛苦》
赵阳[1,2]
(174-174)
《侗寨人家》
赵丽强[1]
(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