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北方民族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以“树立精品意识,追求学术创新”为刊训;主要发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注重民族特色,关注学术前沿,提倡探索争鸣,坚持按质取文。本刊欢迎见解新颖、视角独特、结构严谨、资料翔实的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文稿。
- 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 主办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198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昌路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627
- 国内统一刊号:CN 64-1065/G4
- 邮发代号:74-3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域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机理与构筑路径
魏莉[1];汪秀梅[1]
(5-14)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
刘彦[1]
(15-2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根基与理论超越
陈辉[1]
(24-33)
美好社会:中华文明历史纵深发展的叙事逻辑
黄钰[1]
(34-43)
以智增能:人工智能技术对民族事务治理的创新赋能
高永久[1,2];张泽亮[2]
(44-53)
中华民族与生存空间的地理环境
乌仁图雅[1];时保国[2]
(54-61)
抖音“沉香直播间”: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健康与消费
李洋[1]
(62-73)
中国“人类学与世界民族”的知识谱系与学科重塑
冯雪红[1];安宇[1]
(74-83)
“中华民族学”的学理基础与核心理论辨析
龙先琼[1]
(84-92)
盟誓制度与民族关系的调适
崔明德[1,2];胡慧琳[1]
(93-103)
清末东乡族对中华姓名文化的吸纳及其特征
陈文祥[1]
(104-111)
草原丝绸之路开通时间与东端起点的考证——以“丝绸之路”概念为中心
张景明[1];肖瑞[1]
(112-120)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中国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动态演进及空间分异
马志越[1];王金营[2]
(121-130)
激活与融合:AI大模型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觉叙事的多维审思
林冬芳[1];吴琼[1]
(131-140)
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必然性、可行性及需把握的重大问题
张淑娟[1,2];王硕[1]
(141-149)
“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展开
褚宸舸[1];丁磊[1]
(150-158)
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向度
王兆璟[1];董亮[1]
(159-168)
高校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优势与路径
许莹[1]
(16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