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简  介:《西部素质教育》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进修分会指导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教育界,以“重点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成果,反映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动向与经验,打造西部地区素质教育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西部地区教育进步”为办刊宗旨,恪守“追踪教育研究前沿,关注教育实践热点,探索创新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教学信息,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办刊理念,旨在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乃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研究成果,搭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素质教育的交流平台,并通过开展高端研讨会、专家约稿和论文征集等活动,为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界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交流实践经验、互通研究信息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

  • 主管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71号19号楼10-12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4期

TQM视域下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曹开军[1];王秘秘[2];刘勤[1] (1-5)

交叉学科建设视角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王立峰[1];廖曼君[1] (6-10)

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林科类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究——以广西大学林学院实验中心为例 喻素芳[1];吴庆标[1];招礼军[1] (11-14)

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研究 胡均[1];王昱[1] (15-19)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研究 胡静[1];葛敏敏[1];金日兰[1] (20-2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以广西某三甲医院为例 赵育棉[1];罗莹[2];黄宗敏[2];韦喜艳[1];龙佳佳[1] (24-28)

基于Cite Space的1992—2021年中国劳动教育研究热点、演进与趋势分析 刘敏[1];杨忠泽[2];余之婷[3];陈磊[2,4] (29-32)

民办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体系的建构逻辑与实施路径——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 张锋兵[1];王虹红[1] (33-37)

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病理学教学改革创新 冯润林[1];陶燕萍[2] (38-41)

基于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多维融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以景德镇陶瓷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为例 汤永智[1];曾赛阳[2];陆琳[1];汪和平[1];冯青[1] (42-46)

新医科背景下儿科护理学课程精准思政教学研究 李星[1];刘楠[1];刘菲洋[1];荆亚茹[1] (47-51)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重向度 胡蕾蕾[1] (52-56)

大健康理念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包头医学院为例 邢少姬[1];卢怀民[1];蔡琳[1];孙连桃[1];张利芳[1];韩海燕[1];张丽琴[1] (57-61)

微观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欧阳真[1];欧阳欣悦[2] (62-66)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与路径——基于X市调研数据分析 刘慧[1];包敦典[1] (67-72)

智慧建造时代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沈维莉[1];葛仁华[1] (73-76)

地方高校“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赖颖苗[1];孟娟[1] (77-81)

基于项目式探究的研学旅行设计——以江西抚州为例 杜丁丁[1] (82-86)

新商科视域下高校数智化人才培养研究 黄智铭[1];李敬[2];曹志强[1] (87-90)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确劳动观培养研究 王岳军[1] (91-95)

初中历史教学助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简先宝[1] (96-99)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五主课堂”教学实践——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熊星[1] (100-103)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探索 邓方兴[1] (104-107)

音乐教育中融入社会情感学习的价值体现与应然进路 李琦兰[1];张煦[2];刘芳婵[3] (108-111)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蒋玮玮[1] (112-11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 李菁菁[1];黄志浩[1] (116-120)

发展心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刘国艳[1];苏艳华[1] (121-1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研究 张蕾[1];李曦方[1] (125-128)

人工智能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陈田田[1];何佳美[1];董军[1] (129-132)

基于“3+1”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体系建设 刘炫辰[1];钱育蓉[2];严嘉斌[1];撒金海[1] (133-137)

“团队学习+异步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丁琼[1,2];黄晓生[1,3] (138-141)

AI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廖聪维[1];王志忠[1];于忠亮[1];赛高乐[1];杨鹏[1] (142-145)

推导法在药理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 朱丽[1];陈长梅[1];王宇宇[1];黄瑶[1];刘爱东[1] (146-152)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施策略 陈水平[1];曾荣芳[2];陈菊花[1] (153-157)

混合式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戴爱玲[1] (158-161)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焦存良[1] (162-165)

基于产教融合的“材料分析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江河[1];董建新[1];杨健[1] (166-170)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以“课堂教学技能”课程为例 谢平[1];张晓音[2] (171-175)

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践行STEAM教育理念探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蒋冬梅[1];高井祥[1];李效顺[1] (176-179)

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课程建设 曹启江[1];王显玲[2];王鹤潼[1];张敏[1];范明霞[1];王晓禹[1] (180-184)

托幼一体化视域下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文化-职业-发展”三维课程体系建构 周晓阳[1] (185-190)

高职院校双导师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丁新新[1] (191-194)

“儿科护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以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向倩[1]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