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与社会发展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法制与社会发展》创刊于1995年,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理论法学专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是面向实践的学术理论期刊,融学术性、实践性、参与性为一体。本刊既关注对理论前沿、热点问题的探讨,又注重对法律理论的重新阐发和解释;既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为终极关怀,同时又关注法学学科建设,努力把为实践提供理论服务与推动学科建设密切地结合起来。《法制与社会发展》的期刊影响因子一直居于全国法学类期刊前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创刊时间:199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612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243/D
- 邮发代号:12-16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何谓“数字法治”?
张文显
(2-2)
论法治改革
姚建宗[1]
(5-25)
论刑事诉讼政策及其公共利益考量
王迎龙[1]
(26-45)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法律架构——一种特殊的“轮毂状”形制
徐崇利[1]
(46-66)
公序良俗在婚姻家庭领域的司法适用
夏江皓[1]
(67-85)
辅助生育权:保障生育平等的关系性权利
刘皓阳[1,2]
(86-106)
意志理论及其对现代权利研究的启示
彭诚信[1]
(107-127)
《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体系的经济社会观
洪国盛[1]
(128-147)
作为说明性理论的部门法理学
王昱博[1]
(148-170)
论公共数据类型化及其收益分配标准
唐安然[1]
(171-188)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与证成
张帆[1]
(189-204)
司法裁判中“一般人”标准的重构——以移情理论为视角
林开健[1]
(20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