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澳门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8年创刊。中文版,季刊,大16开本,每期208页。常设栏目有名家专论、港澳研究、区域经济、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语言翻译、历史研究等。自2011年改版以来,本刊博采众长,兼容并蓄,逐渐形成了学术厚重、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编辑规范的特点,现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 主管单位:澳门理工大学
- 主办单位:澳门理工大学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澳门高美士街澳门理工大学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874-1824
- 单价:
- 总价:
- 网站地址:journal.mpu.edu.mo
2025年 第3期
“湖廣熟、天下足”與明清時期長江中游地區經濟格局的變化
方志遠[1,2,3,4,5]
(5-24)
主持人語
劉澤生
(25-25)
經濟特區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演進績效
陶一桃[1,2]
(26-37)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四共”新體制建設:意義、現狀及建議
江華[1,2]
(38-47)
主持人語
陳懷宇[1,2,3,4]
(48-48)
神聖、政治與文明重建:克拉麗絲·李斯佩克朵的“自然動物”書寫
閔雪飛[1]
(49-58)
上海犬展:英式運動、運動家精神與近代中國寵物觀念的變遷
許月[1]
(59-69)
試論抗戰時期淪陷區的衛生防疫——關於上海偽政權犬類處置的個案研究
張二剛[1]
(70-79)
主持人語
梅謙立[1,2,3]
(80-80)
明清士人對西方“鬼神”的理解與反應
孫赫[1]
(81-92)
一個哲學家的旅行與思想嬗變:儒家思想在歐洲接受與重構的個案解讀
[瑞士]陳萍[1]
(93-103)
跨文化倫理學視野中的“明明德”:衛方濟《中國哲學》中的詮釋
王格[1]
(104-113)
主持人語
劉澤生
(114-114)
跨學科與人文學科的危機:再論全球化時代人文學科的功能
王寧[1,2]
(115-125)
數智時代:學刊編輯人的挑戰還是機遇
劉京希[1,2,3]
(126-137)
《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研究報告(2024年度)》發佈《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喜獲佳績
(138-138)
從“本根剝喪”到“朕歸自我”——非洲文學、第三世界文學與反世界的世界屬性
姚峰[1,2]
(139-149)
後殖民非洲寫作中的地理想象與地緣政治——以萊格森·卡伊拉的《金加拉》為例
肖麗華[1]
(150-158)
人物、原型與作者:從個人主義角度重審《魯濱孫歷險記》
裴亞琴[1];李建軍[2]
(159-168)
主持人語
董少新[1]
(169-169)
16~17世紀日本刀在東亞海域的流通——基於中朝日圍繞日本刀之交涉的考察
朱莉麗[1]
(170-179)
葡萄牙點心在日本的發展——以貿易為焦點
[日]岡美穂子[1];陳凌虹[2]
(180-191)
明清之際東亞海貿中的絲、銀流動和市场重組——兼論“17世紀危機”與明清鼎革
李慶[1]
(1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