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办刊历史悠久,学术精神突出。优良传统:不遗余力地支技学术新人,不失时机地推出学术新作。
- 主管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东校区行政东楼4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3X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5005/C
- 邮发代号:66-1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赋能与调适:DeepSeek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应用审思
何玉芳[1];焦刚[1]
(1-11)
中国式数字文明的生成逻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
崔建西[1]
(12-21)
三维生态观下阳明心学的发生论——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的新理论框架
顾久[1];胡海琴[1]
(22-32)
习近平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复信:主要特征、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
梁宇[1];靳帅虎[1]
(33-43)
语言传播环境与中文“环境嵌入式”传播路径
唐培兰[1,2]
(44-53)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扩散演化及其影响解析
罗浩轩[1]
(54-64)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李成刚[1,2]
(65-75)
“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嵌入司法裁判?——基于44份司法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廉睿[1]
(76-85)
反向学术不端及其法律规制
董新凯[1]
(86-97)
中国设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手艺问题研究
邹其昌[1]
(98-108)
艺术乡建的场景逻辑与优化路径
齐骥[1];陆梓欣[1]
(109-119)
翻译的构式转换及其认知阐释
刘瑾[1];司卫国[2]
(120-129)
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体式变革
尹林[1]
(130-139)
职业学科建设:历程、现状和展望
侯长林[1]
(140-150)
DeepSeek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四重逻辑与协同路径
徐政[1]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