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教育:科学课
The Science Teaching
曾用刊名:科学课:小学版;小学自然教学
简 介:本刊创刊于1985年,刊物坚持以“继承、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国家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科学》教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使刊物具有“案例性、典型性、普遍性、实用性”的办刊特色。目前,所有编写《科学》教材的出版社都加盟协办刊物;多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担任刊物的的顾问,使刊物更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该刊是每一所开设科学课的小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刊物。
- 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3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33/G4
- 邮发代号:38-32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微项目:国家教材校本化的有效途径
徐春建[1,2]
(1-1)
刘默耕科学教育改革访谈录(一)
刘晋斌[1];聂润秋[2]
(5-9)
小学科学推理论证式教学实施策略
应从祥[1]
(10-12)
AI技术与科学实验教学的融合实践——以《水沸腾了》一课为例
曹严方[1]
(13-15)
科普绘本在小学科学中的可持续运用探索——以“周围的植物”单元教学为例
王伟兰[1]
(16-18)
自编科普绘本助力小学科学学习
袁优红[1];杨智超[1]
(19-21)
“蒲公英的奥秘”跨学科项目实践
武策[1];米宇[2];滑英[3]
(22-25)
基于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教学“火山”
张媛[1];郭晓丽[2];孙慧芳[3]
(26-29)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大单元整体建构探索——以“水”单元为例
张勇[1]
(30-33)
白睡莲
周佳李[1]
(33-33)
指向核心素养的低年级科学深度学习研究——以“春天的礼盒”课程为例
林丽敏[1]
(34-36)
基于模型思维教学《制作小水轮》
徐亮[1]
(37-39)
深度学习理念下跨学科教学实践——以“诗词中的月相”课程为例
陈晨[1]
(40-43)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跨学科概念教学策略——以《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为例
徐鹏举[1]
(44-46)
单元教学中儿童科学学习经验的具身性关注——以“光”单元教学为例
赖蓉蓉[1];来文[2]
(47-50)
金铃子
陈槿陶[1]
(50-50)
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研讨支架设计
王建煜[1]
(51-53)
在模型建构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以“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内容为例
史振华[1]
(54-57)
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建构的教学实践——以“动物世界”单元为例
董颖[1]
(58-60)
着眼推理论证思维教学《声音的强与弱》
丁锋[1];殷铅[2]
(61-63)
从“做”到“思”再到做思共生——“摆”的三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仲超[1]
(64-66)
在《鸟类》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陈兴兰[1];刘兴业[2]
(66-69)
探索POE策略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以《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一课为例
曹小芳[1]
(70-72)
STEM理念下航模主题课程的实施——以“橡筋动力飞机模型”项目为例
陈秋阳[1];薛洪啟[1]
(73-75)
微项目化学习模型的设计与实践
王新春[1];王春波[2]
(76-79)
无刺枸骨
樊又齐[1]
(79-79)
潜水艇模型的改进与优化
贾皓云[1]
(80-81)
数字化斜面实验装置改进
曹清惠[1];胡海涛[1]
(82-83)
日本小学科学教材的整体设计概况和特点——基于日本启林馆版教材
孟令红[1]
(84-86)
含笑花
周何姝妤[1]
(86-86)
跨学科学习课程设计及反思系列(6):英文加密解密
高云峰[1,2]
(87-90)
2024年,中国太空探索十大进展
郑永春[1,2]
(91-92)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93-93)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
(94-94)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迎来历史性突破
(95-95)
湖北省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成果展示活动
(95-95)
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联盟工作部署推进会
(96-96)
“一起探究”点亮科学教育实践之光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