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学术交流。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西藏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学报》突出藏学研究、西部大开发中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等研究内容。为高校教师、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关心藏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

  • 主管单位: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藏大学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西藏拉萨市藏大东路1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5738
  • 国内统一刊号:CN 54-1034/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西藏大学藏文字文学馆简介 (F0002-F0002)

论中国共产党与西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杨明洪[1] (1-15)

改革开放初期西藏歌舞艺术创作表演和评论研究活动历史回眸——以《西藏歌舞》杂志为主要史料 觉嘎[1] (16-24)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西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程越[1];周娟[2] (25-32)

西藏考古60年 夏格旺堆[1];平措扎西[2] (33-41)

崛起与超越:西藏现代教育60年成就综述 巴果[1];索旺[2] (42-49)

现代语言学视角下的藏语研究及其方法——访南开大学意西微萨·阿错教授 才旦还[1] (50-59)

邓锐龄先生与西藏历史研究 张云[1] (60-73)

乍雅归属问题再探——以姚莹《康輶纪行》及相关档案文献记载为中心 赵心愚[1];程峰[1] (74-79)

“帕羊——穆昆”商道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旦正才让[1];扎洛[2] (80-88)

调适、规范与整合:档案所见晚清循化厅的征粮活动与基层治理 周敏[1];杜常顺[1] (89-99)

清代英国对中国西藏矿产资源掠夺计划及其失败原因探析 郭少妮[1] (100-109)

青海吐蕃墓葬所出兽面图像溯源研究 王蔚[1];杨焱[1] (110-118)

西藏浪卡子出土黄金制品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德拉东知[1] (119-126)

摄类学建构中国自主因明知识体系初探 夏吾李加[1];多杰才让[1];万代草[2] (127-137)

敦煌藏文摩诃衍禅宗文献研究综述及命题思考 多布旦[1];仁欠卓玛[1] (138-144)

“政教二道”思想的点与面——以《萨迦格言》与《宝鬘》为例 多吉措姆[1] (145-152)

跨族群视野中的英雄“格萨尔”诞生神话与图腾生育信仰探究 周毛先[1] (153-162)

多维视野下青藏高原棋戏文化的源流、形态与特质 张治远[1];贾丽[1];李霞丽[2] (163-172)

跨境视阈下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边界意识研究——以吉隆县达曼人为例 白央[1] (173-178)

殖民语境下的知识生产:英国早期藏学研究的多维透视 万泽[1] (179-186)

新时代涉藏形象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探讨——以跨国民间学术交流叙事为例 孙勇[1];杨荣涛[1];刘小三[2] (187-196)

济咙呼图克图的历史事迹对当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美郎宗贞[1];索南才让[2] (197-206)

吐蕃时期碑刻钟铭与中华法制文明的可能贡献:以《吐蕃金石录》中的法律文献资料及其价值为视角 南杰·隆英强[1];徐潇雅[2] (207-216)

民族互嵌视域下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辉刚[1];张越[1];蔡秀清[2] (217-223)

中外古代知名译场对当今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借鉴意义——以玄奘、桑耶寺、巴格达和托莱多译场为例 阿努[1];索朗旺姆[1];旦增桑布[1] (224-232)

“早茶议事”:民族地区推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 李春梅[1];刘学娇[1] (233-242)

数字经济赋能西藏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巩艳红[1];姚守锋[2];何曼宁[1] (243-254)

基于新兴交叉学科课程建设的边疆区域生态安全教育教学研究 赵春子[1];霍冬晴[1];朱卫红[1] (25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