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概况:创刊于1960年,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图书情报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设有“人学研究”、“环境资源法研究”、“书简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栏目。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曾连续四届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期刊暨“河南社科期刊二十佳”称号。
- 主管单位: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2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027/C
- 邮发代号:36-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数字时代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博士后学术论坛暨第二十四届公共治理青年论坛在郑州大学召开
(F0002-F0002)
语录
(1-1)
文明互鉴与多元文明交融(笔谈)
(5-5)
“三种文化之城”:中世纪科尔多瓦的多元文明交流互鉴
张倩红[1];魏通[2]
(5-9)
法蒂玛王朝时期埃及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
王泰[1];杨嘉怡[2]
(10-14)
城市“拼盘”:奥斯曼帝国时期伊斯坦布尔的多元文明兼容
王三义[1]
(14-17)
大不里士画派:多元文明交融的独特风景
冀开运[1]
(17-20)
从工具到共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知识生产与“新文科”建构
张树华[1];张夏添[1]
(21-28)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治理价值——协商渠道视角的探析
王红艳[1]
(29-35)
中国共产党领导黄河治理的三重逻辑
武艳敏[1];高雅舒[1]
(36-4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教育
张晋[1]
(42-47)
新质生产力助推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孙珠峰[1];胡铖[2]
(48-54)
按数据要素贡献分配:个人分享数据经济红利的理论廓清与路径探索
徐偲骕[1]
(55-62)
立法论视域下检察公益诉讼可诉性阐释与制度实现
田凯[1];陈鹏[2]
(63-70)
纪法协同下监察权运行的法理蕴涵与路径优化
张阳[1];韩谦[1]
(71-76)
依宪立法视角下法规的体系结构及其优化
王建学[1];苗源[1]
(77-84)
人工智能风险规制的宪法释义与制度回应
罗亚海[1]
(85-89)
新时代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向度
张明斗[1]
(90-95)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建设与实践路径
孙良顺[1]
(96-102)
农业保险、生产决策和农户跨期收入
周孟亮[1];周欢[1,2]
(103-112)
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韧性——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康[1];李琴英[2];陈晓慧[2]
(113-119)
具身感知与景观意象:段义孚“恋地情结”的地理美学
张希文[1]
(120-127)
现代性语境下儒家伦理之困境省察及其建构自觉——以崔大华先生“儒学命运说”为中心
刘君莉[1];张浩钇[2]
(128-134)
蔡泽的道家思想及其思想史意义
陈嘉灿[1];王先云[2]
(135-141)
“不可靠”的共同体——《低地》中的家庭归属与超越
郭英剑[1];何乃婷[1,2]
(142-149)
“暴力书写”与“身份探寻”——目取真俊《彩虹鸟》中的共同体意识建构
丁跃斌[1];陈玉华[2]
(150-155)
“赚”实习:实习动机及其形成机制
柴如瑾[1];卢晓东[1]
(156-161)
数智时代语文素养的提升路径
司罗红[1];冀佳[1]
(162-167)
重走穆青路:新闻理想的“知”与“行”
(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