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化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曾用刊名:绥化师专学报
简 介:《绥化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由绥化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贯彻“依托品牌特色,涵养黑土精神,紧密服务时代,秉承大学真谛”的办刊宗旨,突出学术性、地方性的地方大学学报特点,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社会与发展研究、绥化研究、特殊研究等特色栏目,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文化教育服务。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绥化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043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69/Z
- 邮发代号:14-22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三维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郎涵茗[1];张玉冰[2]
(1-4)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思维及创新实践
王思奇[1];伍旭坤[2]
(5-7)
科技金融政策、信息技术能力与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张静[1];黄靖怡[1]
(8-10)
长三角城市群物流效率与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化研究
刘琦[1];汪旭初[1]
(11-14)
区块链技术下小微企业涉税风险防范研究
杨丹[1];张家胜[1]
(15-17)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现状、问题与进路
门超[1]
(18-20)
油气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环境绩效
吴文清[1];袁志忠[1]
(21-24)
友善之道:个人、社会、自然
甘翠[1];蒋福明[1]
(25-28)
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研究
梁宗霖[1];赵权[1]
(29-32)
“新业态”视域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险权益保障对策研究
李晓烽[1];刘莉萍[1]
(33-35)
绿色发展:《土壤污染防治法》优化路径
刘馨露[1];唐勇[2];秦玉娈[1]
(36-38)
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的实践模式及发展远景
李战青[1]
(39-41)
优良家风助力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研究——基于安徽五市部分乡村的调查
柏瑞平[1]
(42-44)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挑战与对策
刘方涛[1]
(45-47)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实现路径
刘国利[1]
(48-50)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
刘杰[1];毕钰[1]
(51-53)
职业教育助推农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
叶巧雅[1];吴寅恺[2];高志强[3]
(54-57)
民间音乐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创新性传播研究
何丁瑞[1];时楠[1]
(58-60)
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符号化诉求研究
陈雨璇[1];付佳敏[1]
(61-63)
乡村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高菲[1];李养兵[2]
(64-66)
基于熵值法的酒店客户终生价值综合评价
费翔[1];许静[1]
(67-70)
看不见的牢笼: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的苦难书写
刘海杰[1]
(71-7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动物意象认知研究——以第19、29、96首十四行诗为例
杜非[1];杨东[1]
(75-77)
论夏目漱石《心》的个人主义思想
巴娜[1]
(78-80)
石黑一雄长篇小说的不可靠叙述研究
张玉婷[1];刘雨婷[1]
(81-83)
日本神话传说中的海洋意象——以《古事记》《日本书纪》神代卷为中心
段宏芳[1]
(84-86)
克孜尔石窟壁画古塔造型研究
李梦阳[1];赵光国[1]
(87-89)
“互联网+”时代乳山钩织传承与数字化创新研究
朱筱婧[1]
(90-92)
新媒体环境中童书直播营销策略分析——以“中信童书”为例
童飞波[1];段卉[1]
(93-95)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的技术特点与风格
张蕊[1]
(96-98)
湖北荆楚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困境与策略探究
王芬[1];黄芙蓉[1]
(99-101)
中国艺术歌曲典范确立之溯源
郭鑫[1]
(102-104)
陈嘉庚的海外抗日救国演说研究
张建英[1,2];庄莉红[2];黄美琼[2]
(105-108)
高校“双创”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袁雁玲[1];李梓元[2]
(109-111)
大学生幸福感变化趋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对比研究
程文彦[1];王皓宇[1];程玲[1]
(112-115)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创新与重塑路径
郝英杰[1]
(116-118)
表达·归因·回应:大学生文化需求与校园团属新媒体产品供给匹配分析
杨蓉[1,2]
(119-121)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赵晓燕[1];刘争辉[1]
(122-124)
以新发展理念重塑高校“青马工程”培养模式
江文红[1]
(125-12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
张翠[1,2];曹莎莎[1]
(128-131)
社会支持对音乐艺考生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
张惠芬[1]
(132-133)
00后学前教育师范生就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教育决策理性选择理论
李淑霞[1];陈泽霖[2]
(134-137)
黑龙江省龙江书院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梁彬彬[1];王丹丹[2];徐源[3]
(138-140)
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尹声声[1,2];刘艳[3]
(141-145)
氨基修饰MIL-101(Cr)负载Pt催化肉桂醛加氢研究
田喜强[1];董艳萍[1];赵宏吉[1];叶文静[1];罗金涛[1]
(146-149)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周敏[1];吕彦龙[1]
(150-153)
基于LoRa技术与清洁能源的轨道式农田环境监测装置设计
王铁滨[1];李博文[1];马文静[1]
(154-156)
高层建筑群地下空间独建段主体结构设计与抗震研究
余沛[1];王恒[2];高素芹[1];周亚彬[1]
(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