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Scopus数据库(201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刊,以传播可持续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为已任,及时反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最新研究成果和决策动态,为建立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发表的许多观点和建议被吸收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9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1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196/N
- 邮发代号:24-9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新型工业化的典型特征及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史丹[1];张瑾[1];史可寒[1];刘思良[2]
(1-16)
《巴黎协定》下第一次全球盘点的进程与成果解析
周亚敏[1,2,3];潘家华[4]
(17-26)
区域贸易协定环境条款与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
马荣国[1];张乃丽[1];李宗显[2]
(27-38)
人工智能嵌入促进贸易隐含碳减排——来自中国高碳行业企业的证据
庞磊[1];焦世杰[1]
(39-49)
可持续框架下中国省际碳排放权分配研究——基于2030年碳减排双控目标
邹秀清[1];郑卓琳[1];顾嘉雯[1];张燕[1]
(50-65)
碳价波动抑制还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证据
李长胜[1,2];刘少慧[1];莫建雷[3];张艳秋[2]
(66-76)
中国旅游业碳补偿率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王凯[1];曾琴琴[1];甘畅[2];谭佳欣[1]
(77-86)
绿色金融发展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李雯昕[1,2];范英[2,3]
(87-98)
政策传递视角下绿色金融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减排的影响
刘婷婷[1,2];周兵[2]
(99-110)
企业绿色转型的同群效应: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
刘珊珊[1];邓峰[1];袁保生[2]
(111-123)
大数据能否缓解环境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汪顺[1];周泽将[1];陈一玲[2]
(124-132)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促进策略
田西[1,2,3];袁可欣[3];温湖炜[3];刘耀彬[1,3,4]
(133-143)
创新驱动政策能否提升可再生能源企业韧性?——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微观证据
宋跃刚[1];高雯[1]
(144-158)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进路——基于AEO影响视角
王静[1]
(159-169)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模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
谢花林[1,2,3];欧阳振益[1,2,3]
(170-179)
农地流转的生态效应:生态福利还是生态负担
李成[1];洪浩[1,2];钟昌标[3]
(180-19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是否能改善当地社区农户收入?——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实证分析
杨虹[1,2];朱臻[1,2];沈月琴[1,2];杨俊[1];钱文荣[3]
(193-204)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兼论农业生产风险的门槛效应
彭迪云[1];苏雅[1];冯怡[2]
(2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