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Scopus数据库(201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刊,以传播可持续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为已任,及时反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最新研究成果和决策动态,为建立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发表的许多观点和建议被吸收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9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1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196/N
- 邮发代号:24-9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7期
《生态环境法典》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法律逻辑与规范构造
刘超[1]
(1-1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仲裁的法典实现
苟应鹏[1]
(13-22)
数据资产抑制企业碳排放的前向溢出效应:产业关联视角的经验证据
汤吉军[1];王学远[1]
(23-33)
从“绿色悖论”到“双化协同”: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碳排放
宋德勇[1,2];华斯琦[1];陈梁[3];孙晨翔[4]
(34-46)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对出口企业绿色低碳创新的影响
王智新[1];张永琪[1]
(47-56)
气候投融资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
王文静[1];张棚[1];何泰屹[2]
(57-67)
长三角城市群人口结构变迁对碳排放影响的异质性
崔连标[1];宋国锋[1];朱磊[2]
(68-81)
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经济法调整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
杨成广[1]
(82-90)
“双碳”目标下“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功能发挥与优化路径
侯明明[1,2];刘翥[1,2]
(91-98)
“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政策的立法推进
熊樟林[1];公子晨[1]
(99-107)
中国退役风机时空演变特征及可持续综合效益评估
周建力[1,2,3];徐子瀚[1,3];王雅琪[1,3]
(108-12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政策解析与演变特征
王超[1];韩丽丽[1];何友均[1];谢和生[1];许单云[1];张孝仙[1]
(123-133)
环境权感知对公众参与河长制河湖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基于政府公众参与平台建设中介效应
王博[1];张天星[1];毛锦凰[1]
(134-143)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时空跃迁及其影响因素
曹子建[1];赵霞[1];吴永常[2]
(144-155)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及实现
王政[1];王灿发[2]
(156-165)
基于经济学分析的流域排水权交易议价模型
张凯泽[1,2];董增川[3]
(166-175)
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杨膨宇[1];汤非平[2];刘占芳[3];毛劼[2,4]
(176-190)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
杨玉珍[1];张雪珂[2]
(19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