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简 介:《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我国创刊最早的体育专业学术期刊之一,编辑部设于中国最早成立的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内。创刊50余年来,始终坚持走高端学术路线,并取得了辉煌业绩。在最新公布的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均被收录,且在“全国体育院校学报”中均排名第一;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评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资源中心(SIRC)等国际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影响因子始终名列“全国体育院校学报”首位,以高水平的学术质量成为我国一流中文体育学术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大学
- 创刊时间:1959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上海市清源环路65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3799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2198/G8
- 邮发代号:4-79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我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模型建构及其实践方法论
陈作松[1,2]
(1-12)
孤独症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基础与应用
陈爱国[1];蔡可龙[1,2];董晓晓[1];史一凡[1,2];孙志远[1,2];杨嘉[1,2]
(13-23)
国家体育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黄海燕[1];刘蔚宇[2]
(24-34)
靶向神经精神疾病的精准干预:运动因子的发掘、应用与转化
刘微娜[1,2];章森[1,2];何文柯[1,2];漆正堂[1,2]
(35-51)
城市公共空间体育化利用的主要模式、问题审视与推进策略
陈元欣[1,2];王星玥[1];时宵[1];杨金娥[3];徐杰忠[1]
(52-63)
“挪威模式”双乳酸阈值训练:一种耐力训练的新方法
魏博[1];邱建钢[1]
(63-63)
中国体育彩票地市层面销售增长的驱动因素
李刚[1];单慧洁[1];付甲[2]
(64-74)
数字孪生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架构、制约因素与优化路径
王爱萍[1];范峰[2]
(75-86)
实体·主体·体道:武术套路审美的三重意象
吕艾文[1];郭玉成[1,2]
(87-97)
血流限制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来自近红外功能成像的证据
贾彬彬[1,2,3];李丹阳[1,2];吕辰楠[4,5];吕万刚[4]
(9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