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
曾用刊名: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文山师专学报:综合版
简 介:《文山学院学报》严格遵循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学术论文。同时,以“深耕本土 锲而不舍”为办刊理念,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积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文山学院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云南文山市学府路6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200
-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16/Z
- 邮发代号:64-8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语境论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建构路径探究
李红梅[1]
(1-5)
符号互动与民族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空间实践
周茜茜[1]
(6-9)
共同所见: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昭通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罗夏梓平[1];陈蛟龙[2]
(10-15)
花腰傣古歌谣探析
阚海娟[1]
(16-20)
黔桂苗族神话母题研究
游天梅[1]
(21-25)
瑶族迁徙的历史与中华文化认同
樊宝芳[1];韦飞欧[1]
(26-32)
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构建的平民化叙事策略——以“滇西小哥”为例
沙思思[1];李姝[1]
(33-38)
文山地区清代所建书院研究
张小雨[1];郑啟福[2]
(39-46)
20世纪初滇越铁路海关管理规则化的引入实践研究
罗钰涵[1]
(47-52)
王有德生平考证
黄晶晶[1]
(53-59)
归乡与民族志——论李朝德《草木青山》中的云南书写
曾根深[1]
(60-64)
论黔东苗语比较结构的认知模式及类型学特征
张成[1]
(65-73)
青苗话le44与白苗话li44的功能及语法化差异
侯文甫[1];杨欣怡[2]
(74-81)
基于物性结构的壮语复合名词语义探究
陆汉薇[1]
(82-86)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舆情治理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
李恺[1];胡闰喆[1]
(87-93)
教育强国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指向和实践理路
杨金丹[1]
(94-99)
外语学习者心理因素调节下的学习策略对二语习得效果影响研究
刘凤钦[1];闵敏[1];熊堃宇[2]
(100-106)
“西畴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探究
杨光秀[1]
(107-111)
大学生网络诉求触发高校舆情的生成逻辑与应对策略
吴志兴[1];苟延峰[1]
(112-116)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2018-2024):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杜廷伟[1]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