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教学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简 介:《体育教学》杂志是全国大中小学体育工作者为主要对象的科普性期刊。办刊宗旨:以服务于全国广大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者为宗旨,坚持导向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办刊方针,反映学校体育改革新动态、新理念、新思想,交流、推广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
-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410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145/G8
- 邮发代号:82-1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同一条河流的追逐
王子朴[1,2]
(1-1)
论“素质体能课课练”的必须与实现(一)——“体育课不出汗”的困局与“课课练”的必然
毛振明[1]
(4-8)
两段式体育趣味专项课课练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课堂实施策略
陈帅[1];陈璐[1];陈然[1]
(9-11)
北京“体育八条”研制的背景和内容介绍
刘海元[1]
(12-16)
北京“体育八条”推进落实中体育教师“该何为”的核心要义
潘建芬[1]
(17-18)
班级擂台赛:课间微运动多维实践案例——落实北京“体育八条”丰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创新路径
贺鑫[1];丁福琴[2]
(18-20)
基于“心理—体能—文化”三维视角的阳光体育活动设计
侯雪萌[1];刘畅[1];赵心榕[1];赵梦[1]
(21-21)
落实北京“体育八条”走向智选走班体育课
刘璐[1];房雅楠[1]
(22-22)
贯彻北京“体育八条”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芦海棠[1];张跃强[2];郭书华[3];谢娟[4];何雪[5]
(23-24)
拥抱体育新变革 落实北京“体育八条”——首师附中实验学校积极落实“体育八条”
殷剑明[1];张西艳[1];白素雅[1]
(24-25)
落实北京“体育八条” 推进“1+2+3”分层走班制教学
李明新[1];王小庆[2];张翠[2];程金鹏[2]
(26-27)
优化课程资源丰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刘海涛[1];韩起峋[2];汪巧琴[3]
(28-29)
全员跃动强体魄 奠基终身赢未来——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全员运动会”实践案例
张媛媛[1];赵梓越[1];李阿娇[1];郭彤彤[1]
(29-30)
科学提升学生体质 精准区分薄弱生类型
郭新[1];丁剑[1];李永辉[2];班建龙[3]
(31-31)
为促进深度学习而教的教学要素之五:开放性学习环境
潘建芬[1];张锋周[1];毛旻[2]
(32-35)
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江建吉[1]
(36-39)
“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篮球特色1+X课后服务设计及实施
邵进南[1];孙家伟[2]
(39-43)
渐进式提升学生排球垫球能力的策略研究
何庆[1];姚玉明[1];白瑞峰[2]
(44-47)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究
吕腾腾[1];李积栋[2]
(48-51)
协同研修:小学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范郑佳[1];周建荣[2]
(52-56)
推进深度教研: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的源头活水
孙飞[1];陈福亮[2]
(56-60)
聚焦燃点 化解难点 瞄准顶点——胡涛名师工作室“三点六力”研修模型的实践创新机制
胡涛[1]
(61-63)
以阅赋能 知识内化闭环:绘制体育教师阅读地图
肖仁翠[1];周正波[2]
(64-66)
《篮球行进间运球和运传、防守组合》课时教学设计
郭瑞凤[1];袁茂林[2]
(67-71)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突破投篮》教学设计
林宇[1,2]
(72-76)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组合教学设计
芦尧[1];李伟[2];谢兴隆[3]
(77-79)
《足球-运球过人与传、射组合》教学设计
王赓[1];曲家忠[2];刘成国[3]
(80-83)
“桥”见中国——体操类运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案例
龙娉婷[1];卢钦龙[1]
(84-86)
“重走长征路”体验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五年级障碍跑为例
王作舟[1];庞佳惠[1]
(87-90)
基于“一核心双导向三发展”理念的数字技术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陈仕俊[1];吴世宁[1];胡天[1]
(90-93)
智能足球运动表现分析系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吴智伟[1]
(94-96)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以中小学排球课教学质量评价为例
王璞[1];谭相超[1]
(97-99)
可移动四面单杠的制作与应用
沈舜尧[1]
(100-100)
多彩反应拍的制作与应用
陈力[1];叶海辉[1]
(101-102)
发展小学生反应速度的趣味游戏
叶江州[1]
(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