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曾用刊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简 介:《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历经近40年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它秉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服务教学科研与服务教育改革并重的办刊宗旨,坚持学术立刊、特色强刊、应用兴刊的办刊思路,在栏目设计、特色选题、文字风格、稿件加工等方面匠心独运。
- 主管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 主办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13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8531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9/G4
- 邮发代号:14-21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陈振宁[1];孙冰冰[1,2]
(1-5)
教育家精神引领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析
杨岱娃[1];佟玉英[1]
(6-9)
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四个责任”的思考与对策
丁宇[1];伍廉松[2];张艳红[3];王桃群[1]
(10-13)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的知识逻辑与实现路径
张笑萌[1];吴晓英[1,2]
(14-18)
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能力建设的着力点研究
程传荣[1]
(19-24)
以智促教:GAI赋能中小学教师教学的思考
李蕊君[1];杜学元[2]
(25-29)
幼儿教师数字化评价能力: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培育路径
杨川[1];李洁[1];夏泽岩[1]
(30-34)
国际中文在线教育教师素质需求与标准构建研究
陈虹羽[1];李东伟[2]
(35-39)
论儒家教化之道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借鉴性:生成依据、重要命题和实现要求
金燕[1];沈晓颖[2]
(40-46)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与路径
董平[1];罗浩轩[1]
(47-54)
铸强当代青年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本质内涵与实践路径
徐媛媛[1];孙云莉[1];许敏[1]
(55-59)
龙江红色资源的开发与教育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为例
李丹[1];魏甜甜[1];胡新峰[1]
(60-66)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困境与优化
陆佳[1];李丹[1];霍德雪[1]
(67-71)
教育数字化发展中的潜在风险与规避策略
王扬[1]
(72-76)
ChatGPT等人工智能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价值、风险及对策
崔丁斯诺[1];徐建华[1]
(77-81)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专、创”融合路径探索
杨秀玉[1]
(82-85)
数字化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机制融合的路径探析
周敏[1];于瀛军[1]
(86-89)
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刘艳明[1]
(90-95)
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与实践
熊春秀[1]
(96-100)
高职院校新时代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汤雪峰[1]
(101-106)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路径研究
李佳妮[1];宫玉涛[1]
(107-112)
培智学校学生“和合”社会构建的理性思索
常鑫[1]
(113-118)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中数学融入数学文化教育的探索
陈盈颖[1];张四保[1]
(119-123)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多维探讨
袁璟瑾[1];朱琥[2]
(124-127)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小学服务性劳动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王君彦[1];吕月玲[1]
(128-132)
新时代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实践逻辑、现实困境与治理路径
罗蓓蕾[1];刘蕾[1]
(133-139)
耕读文化融入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
任春茂[1,2]
(140-144)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幼小衔接中的应用研究
王现军[1]
(145-150)
编辑视域下教师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与写作对策研究
徐雪飞[1]
(151-153)
人工智能时代学报编辑的因应策略
蒋琰[1]
(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