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08-200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本刊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 主管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335
- 国内统一刊号:CN 36-1069/K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农耕文明成就中华 农遗光辉照亮现代
王福昌[1]
(5-13)
以土地政策创新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策略
潘锡杨[1,2];陈美球[3]
(14-21)
数字化技术缓解我国城乡养老服务差异的机制研究
龙建辉[1];易铭晖[2]
(22-29)
试论郑州地区仰韶中晚期石铲再加工技术
吴超明[1,2];吴倩[3];宋国定[4];顾万发[5]
(30-40)
喀什土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梁媛[1,2];常俐丽[3]
(41-47)
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农耕经济与社会进步互动发展研究
王会斌[1];刘海峰[1]
(48-53)
从红山文化带盖双耳陶罐看酒的起源与原始祼礼的产生
范杰[1]
(54-62)
从琼中水会所城遗址看明代官田、民田种植制度——以植物考古为视角
李魏同欣[1];田玮馨[1];何国俊[2];贾世杰[3];罗武宏[1]
(63-71)
天之美禄:汉代酿酒流程初探
钟焌峰[1]
(72-79)
汉代西域稻作农业研究
陈子韬[1];刘兴林[2]
(80-88)
明清时期冀西北地区的稻作变迁
孙杰伟[1]
(89-98)
从“农业遗产”到“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农史研究的话语转向
王梦琪[1];陈胜前[1]
(99-106)
唐代于阗地区杰谢镇农牧业研究——以杰谢文书为中心
吴超[1]
(107-117)
商周时期河南青铜文明的辉煌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金玉[1]
(118-125)
西夏文买卖契约解读——以黑水城出土文献为视角
王小晖[1]
(126-132)
古典经济学派的土地思想——基于学术史的考察
李国镇[1];胡怀国[2]
(133-143)
1933—1936年现代农村金融的发展活力——基于银行业农业贷款“量”的考察
苗书迪[1]
(144-153)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耕牛血防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陈莎[1];万振凡[1]
(154-162)
宋代蕈菌食用安全研究
袁世浩[1];张显运[2]
(163-171)
论中国传统造林技术的科学验证——以“记取南枝”为例
张德成[1]
(172-183)
《农政全书》的传播特点及效果
杨嘉懿[1];卢勇[1]
(184-193)
苗族“巴狄熊”口传经典《祭农神》的农业生态思想研究
余满晖[1]
(194-199)
直向田间觅菩提:江西古代农禅传统发展述论
曾瑾[1]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