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江海学刊

江海学刊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江海学刊》是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以“办传世名刊、载精品力作”为宗旨,将繁荣学术和服务实践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自1958年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体现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形成了“新颖、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赢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目前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原创学术空间、名家专论、海外学术之窗、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文学、学术评论等。作为我国社科院系统中办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之一,该刊第一批被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5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路16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856X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013/C
  • 邮发代号:28-2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的原创性贡献和习近平的创新性发展 桑学成[1,2];郭凯[3] (5-12)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曹劲松[1] (13-19)

先王观念形成与古史传说的层累 黄东阳[1] (20-28)

政治仪式中共鸣关系的形成——以开国大典为例 朱晗蕾[1];赵晖[1] (29-38)

生态哲学观:一种关于生存之道的哲学 刘福森[1,2] (39-51)

“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本体论证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再思考 杨耕[1,2] (52-73)

论传统儒家二元认知模式 沈顺福[1] (74-85)

莎剧中文首演时间考 杨沁龙[1] (85-85)

“络马穿牛”问题的儒家诠释及其生态伦理智慧 叶达[1,2] (86-93)

实体与个体:斯宾诺莎论第三种知识 吴功青[1] (94-104)

挚虞《文章志》撰出年代考 林宗毛[1] (104-104)

“十五五”时期基础研究投入与经济竞争力提升 沈坤荣[1];孙占[1,2] (105-113)

数智技术赋能文化消费升级: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吴玲[1,2] (114-120)

制造亲密:网络相亲中的婚恋决策与关系工作 刘子曦[1];马璐[1] (121-132)

“颜值”的医学化:话语、市场与审美标准的社会建构 张航瑞[1] (133-141)

共情体制的生成:中国青年志愿者情感劳动的过程及其本质 徐岩[1];刘明波[1] (142-153)

金熙宗库页岛射虎 周峰[1] (153-153)

情感叙事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周宣辰[1,2];黄明理[3] (154-162)

《元代诗法校考》订误一则 向伦常[1] (162-162)

从“全过程”民主到“自由人联合体”——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变迁 胡睿扬[1] (163-172)

慈善与营利如何相容?——以市场化募捐信息平台的法律规制为中心 冯辉[1] (173-181)

黄日纪复仕时间考 李昕升[1] (181-181)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训练行为的著作权困境与出路 刘一帆[1,2,3] (182-189)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语境中的鹰及其伦理象征 尚永琪[1] (190-202)

图谱之学与清代中外动物知识的互动 邹振环[1] (203-212)

战后初期联合国与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双向国际民权斗争 崔瑾[1] (213-221)

汉字维度优势: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双向训练举隅 朱崇才[1] (222-229)

论“文字画”的视觉名称——兼论汉字“象言”文本的历史象征 武超[1] (230-240)

中国古代“万言书”体的品位升降和文章学意义 王毅[1];万晴川[2] (241-254)

《龟甲文》作者“汐翁”考 张秀玉[1] (254-254)

《莲叶何田田》中国画(麻布) 宋华 (25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