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学刊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本刊作为综合性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传承文明、传承学术为使命,倡导学术创新,呼唤学术良知,揭示社会真理,追求广阔的时空效应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求准确、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实践的轨迹。做到学术性、思想性、政实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 主管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6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杭州市凤起路620号省行政中心11号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20X
- 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05/C
- 邮发代号:32-2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哲学考察
杨国荣[1,2]
(5-13)
数字经济下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框架探讨——基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分析视角
何大安[1,2,3]
(14-29)
从“中国本位”到“世界会通”:黄文山文化建设思想之发展历程
肖文明[1,2]
(30-39)
书信与现代性体验——社会变迁的另类审视
王建民[1]
(40-47)
数字时代“网络类熟人社会”的离身性与生活回归
蔡华玲[1]
(48-56)
启蒙哲学的反思
冯俊[1]
(57-61)
什么是后现代启蒙的真理
尚杰[1,2]
(62-69)
“现代哲学的隐秘的憧憬”——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现代启蒙
吴增定[1,2]
(70-77)
启蒙理性还是历史经验——黑格尔论法的自然与历史
冯嘉荟[1,2]
(78-86)
算法的限度:人工智能创作的“能”与“不能”
王峰[1,2];王意[3]
(87-96)
人工智能能否介入文学批评?
陈琴[1];陈亚丽[1]
(97-105)
家业之间:从民营企业“二代接班”看Z世代的代际关系与就业选择
纪莺莺[1,2];董潇雨[1]
(106-115)
从儿童主任到童伴妈妈——儿童社会工作中的情感劳动
袁小平[1,2];姜春燕[3]
(116-125)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的叙事逻辑
何显明[1,2];王鹏[3]
(126-135)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标识性概念及其结构化演进
黄琲[1];赵宬斐[2,3]
(136-14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逻辑
沈满洪[1]
(145-154)
黑格尔式的公民共和主义——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观
方博[1]
(155-164)
数字社会的空间构成及其治理重构
王锋[1]
(165-173)
流动性社会背景下中国财政的空间嬗变与治理重构
周小付[1];闫晓茗[2]
(174-180)
行政复议权集中配置的组织法课题及其展开
施立栋[1,2]
(181-191)
作为“软法”的裁量基准:功能定位和主要内容
肖泽晟[1]
(192-200)
走出“弗里德曼魔咒”:社会系统理论下国企社会责任的新范式
毕莹[1]
(201-210)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适用的统一
谢凡[1,2]
(211-221)
经典机杼:《与父亲的奥德赛》中的反身阅读与互文阐释
曾巍[1]
(222-229)
“日本浪漫派”时期佐藤春夫的古典回归意识
孙天琪[1];周异夫[2]
(2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