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0日 Thu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

Chinese Journalist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

简  介:新闻专业刊物。反映国内外新闻动向,评价国内外优秀新闻作品和精彩新闻照片,研究和探讨新闻理论,交流采编经验,指导新闻实践。

  • 主管单位:新华通讯社
  • 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14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75/G2
  • 邮发代号:82-2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守护蔚蓝 逐梦海洋》 鲁鹏[1] (F0002-F0002)

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传播与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王文起[1] (4-7)

全面准确展现习近平外交思想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新华社做好习近平外交思想宣传的成效与经验 胡若晗[1];袁梦晨[1] (8-11)

学思践悟习近平外交思想 向世界讲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故事 孙尚武[1] (12-16)

学深悟透习近平外交思想 守正创新做好外交外事报道 杨依军[1] (17-19)

共情、共鸣、共塑:构建外事报道叙事的多维框架 黄钰钦[1] (20-2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的三个着力点 刘滢[1];韩记硕[1] (24-27)

数字公共外交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 苏洁[1];吴瑛[1] (28-31)

海洋传播的战略属性及其服务海洋强国事业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李鼎鑫[1,2];黄蕙[3,4] (32-34)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海洋国际传播创新路径 苏俊斌[1,2];陈静文[3] (35-38)

心怀“国之大者”找准海洋强国建设宣传报道着力点 汤小俊[1] (39-42)

以思想穿透力突破海洋报道专业壁垒——以《鹭岛蝶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为例 常钦[1];刘诗瑶[2] (43-45)

极地报道的探索与思考 周圆[1] (46-48)

以海洋文明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以《福建日报》“潮声”版为例 刘益清[1];范陈春[1] (49-51)

海洋报道的“五个意识” 陈小波[1] (52-55)

海洋报道的“强传播”之策 金乐敏[1] (56-57)

全力推进系统性变革 打造新型“三农”主流媒体 宁启文[1] (58-62)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五个“坚持” 何祖坤[1] (63-66)

垂直化 专业化 市场化——主流媒体新媒体账号垂类矩阵建设探析 王永连[1];祖恺[1] (67-71)

影响力出圈记:新华网微信如何用网感打动千万粉丝? 梁甜甜[1];董静雪[1] (72-75)

传媒业人工智能应用趋势 唐晓梅[1];康威[1];李雪城[1] (76-78)

深融时代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策略——以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六大工程”为例 吕济强[1] (79-81)

破茧与重构:融媒体时代媒体绩效考核的转型突围——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改革实践为例 王丰江[1] (82-85)

“聊聊天、算算账” 做连接政策与公众的桥梁——新华社《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栏目的探索 汪奇文[1] (86-88)

破题 破壁 破圈 做有热度的经济报道——以河南广播电视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为例 邱亚斐[1] (89-91)

地方党报如何讲好新时代经济发展故事——以《贵州日报》“贵州大小件”走出国门系列报道为例 霍庆涛[1] (92-95)

以“四个结合”做好经济新业态报道 黄利飞[1,2] (96-98)

用新闻报道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以《浙江日报》关于民营经济的报道为例 王世琪[1];郑亚丽[1];祝梅[1] (99-101)

动画短片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及策略 赵嘉麟[1];冯硕[2] (102-104)

理论掌握群众:关于办好党报理论版的若干思考——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为例 李攀[1] (105-109)

“一带一路”倡议跨文明媒介叙事创新研究 毛伟[1] (110-112)

新质生产力报道的创“新”基因与传播之道 杜雪艳[1] (113-115)

体育消费新业态下赛事电视直播的创新——以湖南广电《都市大直播》为例 余波[1] (116-120)

西部乡村报道路径探析 马富春[1,2] (121-123)

七年八获中国新闻奖背后的全媒体创新之路——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的实践探索 陈洁[1];孙潇娜[1] (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