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科学
Education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辟有主要栏目:教育理论研究、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高教研究、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网络教育等读者对象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师范院校师生。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8064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66/G4
- 邮发代号:8-9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向度
朱德全[1,2];杨欣怡[1,2]
(1-8)
教育强国战略下推进职普融通的困境与路径
祝成林[1]
(9-15)
制度-文化:大学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张德祥[1];王晓玲[1]
(16-23)
教师课程决策的道德向度及其实现
张志杰[1];李洪修[2];蒋维西[2]
(24-31)
论教学“钝化”及其消解——对教师讲授风险的审思
谢计[1];李如密[1]
(32-39)
新课标下教师教科书使用的困境及其纾解
石鸥[1];张靖卉[1]
(40-47)
课堂生态研究的演进脉络、框架构建与未来展望
李沁[1];李森[1,2]
(48-54)
“三个课堂”的碎片化表征及其改进——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
侯丽娜[1];李玉斌[1]
(55-61)
科学教育政策:历史递嬗、演进逻辑及未来进路
李明[1];张妍[1,2];吴双[3]
(62-68)
法国义务教育阶段新版科学课程框架特点及启示
陈云奔[1];赵洋[1]
(69-75)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朱宁波[1];晋春霞[1]
(76-82)
人工智能时代提升管理类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路径研究——基于招生-培养-就业的组态分析
于兆吉[1];房一宁[1];李沚暄[2]
(83-89)
高校劳动教育实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证分析
史海霞[1];王超柱[2]
(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