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经济
Ecological Econom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本刊自改版以来,关注全球生态经济领域的热点事件,唤起全民生态意识,传播生态经济知识,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瞩目,成为领导实施生态与社会可持发展战略决策的参谋;企业通过保护、开发生物资源创造生态财富的助手;广大读者关心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家园的益友。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云南省社科院大楼2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4407
-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193/F
- 邮发代号:64-5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全球塑料垃圾的生产与流向
安淇[1,2];卢素锦[2]
(1-4)
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与全球农业生产
张庆萍[1];顾雪[1]
(5-8)
我国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杨雨[1]
(9-12)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口流动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田淑英[1];郭浩[1];董战峰[2]
(13-21)
中国家庭消费间接碳排放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付伟[1];李倩[1];雷甜甜[1];陈建成[2]
(22-28)
耦合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碳锁定系统协调效应与交互响应——基于山东省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邵志国[1];李可心[1];李梦笛[2]
(29-37)
资源地区生态经济区划与产业功能布局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李文龙[1];侯鹏珅[2];徐芮[1];林海英[1]
(38-48)
基于DPSIR框架的黄河流域生态产业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树广[1,2];马晶晶[3];张维群[1]
(49-61)
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非均衡的影响研究——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张吉平[1]
(62-69)
基于QCA方法的企业绿色创新路径研究
郭树华[1,2];方鹏飞[1]
(70-78)
中小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的HF物元可拓方法
高志方[1,2];倪颖洁[1,2];彭定洪[1,2]
(79-86)
“双碳”目标下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
张灿[1];袁振龙[1];李继霞[2]
(87-95)
“双碳”目标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绿色经济转型的机制与检验——来自低碳试点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何春[1];张奥[2];刘荣增[3]
(96-105)
低碳城市建设是否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量增质升”?——来自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证据
熊云飚[1];代宇杰[1];熊健超[2]
(106-116)
双重环境规制视角下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王磊[1];税璐瑶[1]
(117-124)
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分析
苏晨晨[1];申金川[1]
(125-132)
产业组织嵌入视角下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行为响应机制研究
吴信科[1];李晓霞[1]
(133-141)
京津冀旅游效率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响应及协调效应研究
郭伟[1,2];刘彤彤[1];杨硕[1]
(142-147)
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影响研究
毕斗斗[1,2];张宇嘉[1];贾振立[3]
(148-158)
数字贸易提升城市环境绩效了吗?——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向仙虹[1,2];赵佳佳[2];邹志雁[2];杨国歌[2]
(159-168)
环境规制、数字经济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原城市群数据的经验证据
马栋栋[1];蔡雨颖[1,2];李贵芳[3]
(169-176)
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制造业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张巍[1];李丹妮[1];徐可欣[1]
(177-185)
黄河流域影响区节水治污绩效评价及改进路径研究
冯英杰[1];朱爱孔[2];赵家羚[3]
(186-196)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扩张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汪士为[1];吴伟[2]
(197-205)
乡村生态韧性评价与能力建设研究
王润[1];魏绮梦[2];潘晓敏[2];杜洋[2];龙飞[1]
(206-214)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机理和路径
屈楷博[1,2];马军[3]
(215-22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生态意识重塑
颜笑涵[1]
(221-229)
黄河流域人口结构—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岁磊[1]
(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