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改革与战略

改革与战略

Reformation & Strategy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简  介:本刊主要刊发在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面有独到见解的研究文章,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综合类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济类)。主要读者群是党政机关干部、大中专院校师生、经济管理人员、工商企业界人士和科研人员。本刊欢迎有关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战略方面有独到见解的稿件,要求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文字精炼。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736X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06/C
  • 邮发代号:48-4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李新仓[1] (1-9)

智能技术助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伦理争议与策略建构 韩振秋[1] (10-17)

智慧养老发展的逻辑理路、现状与实现路径 吴雪[1] (18-24)

新质生产力驱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银发经济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视角 陈向阳[1];罗可歆[1] (25-33)

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典型案例与路径探索 邹毅[1];熊海峰[2] (34-41)

社区养老精细化服务的技术赋能路径——基于南宁市多社区案例的研究 罗佳萱[1];胡佳[1];李妍妍[1] (42-48)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现实约束与实现路径 冯泓铭[1];周洁[2] (49-58)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发展阻滞与实践进路 李佳琦[1] (59-65)

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现实梗阻与实践路径 李波[1];贾政霖[1] (66-73)

保障粮食安全:全球挑战与中国路径 崔永福[1];王树强[1] (74-81)

西部地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构想与战略举措 白永秀[1];马子帆[2] (82-93)

解锁数字劳动:理论前沿的论争场域与现实审视 贾淑品[1];王淑婷[1] (94-100)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数字文明的范式创新 黄崇河[1];李振[1] (101-109)

对口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基本逻辑、作用机制与关键路径 胡锦文[1,2];范炜烽[3];王颖[4] (110-117)

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保障逻辑 陈雪培[1] (118-123)

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效应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的数据分析 罗光强[1];王碧皓[1] (124-136)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梗阻与路径 张利涛[1] (137-143)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培育数字农民的价值、难点与策略 曾祥明[1];陈禹心[1] (144-151)

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优化策略 宋旭琴[1] (152-155)

数字经济时代电商平台虚假宣传整治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金玉[1] (156-159)

论低空经济中特许经营的适用与管制 谢汶磊[1] (160-168)

世界模型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演化图景与推进策略 王建红[1,2];严俊琦[2] (169-17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与非农产业融合发展:现实挑战与优化策略 韦丹茜[1] (177-180)

基于地方特色产业的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 赵滨[1] (181-184)

国有企业推动边疆地区低空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研究——以广西为例 韦建树[1];夏瑞环[1] (185-188)

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小企业经济适应性与增长策略 邓庆红[1];赵容秀[1];莫中凯[1] (189-192)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基础 黄承伟[1] (193-203)

新质生产力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实证检验 夏金梅[1];李娇[1] (204-211)

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的乡村振兴路径与机制探析 郝平蕾[1] (212-21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协同路径研究 司娜清[1] (216-219)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周静[1] (220-223)

地方特色产业培育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典型案例与优化路径——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 杨斌[1];唐亚军[2] (224-227)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 刘靖怡[1];黄善禄[1] (228-2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陈红霞[1];张怡林[1];吴彤[1] (232-244)

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机制、要素流动壁垒与协同治理路径 陈淑芬[1] (245-248)

产业优化与创新驱动协同赋能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机制、挑战与路径 袁婧[1] (249-252)

新消费业态培育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驱动逻辑、供需结构性矛盾与场景化供给体系构建 张超[1] (253-256)

人工智能驱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向君子[1] (257-260)

外商直接投资驱动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刘承伟[1];李玲霞[1] (261-264)

金融法规制资本流动的核心功能、经济效应与优化路径 李支[1] (265-268)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升区域品牌价值: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优化策略 凌学军[1] (269-272)

人工智能时代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创新设计 吴明远[1] (273-276)

移动支付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包容性的作用机制、现实障碍与实践策略 韦李安娜[1] (277-280)

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 冯萃萃[1];黄锴[2] (281-284)

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 张峻伟[1] (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