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刊,是我国城市规划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最权威城市规划刊物。先后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多次嘉奖。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创刊时间:197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配楼111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 邮发代号:82-7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规划信息 (3-3)

工业安置房规划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施嘉泓[1];王乙喆[1];许闻博[1];王兴平[1,2] (4-16)

影响通学方式选择的建成环境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徐守珩[1,2];庄惟敏[3] (17-25)

大都市区非对称尺度跨界治理的机制与路径——以深圳南山区和香港为例 魏昱昊[1];于涛[1,2,3] (26-32)

城市更新中的规划得益制度与实践——以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地区更新为例 贺璟寰[1];陈思楠[2];戚冬瑾[1,3];陈博敏[4];朱伟鹏[5] (33-45)

整体性视角下历史街区与邻近地区共生模式判别及其协同更新路径研究 肖竞[1];张芮珠[2];刘环宁[3];刘鹏[4];曹珂[5] (46-55)

基于街景图片的城市相对贫困空间识别与评估——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袁媛[1,2,3,4];沈睿熙[5];李珊[6];吴庆瑜[7];陈曦[7] (56-64)

感知·推演·生成·仿真:智能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杨俊宴[1,2,3];盛华星[2];史北祥[2];崔澳[2];孙昊成[2];马巍[4] (65-73)

城市设计的“开放框架”模型及其实践——基于两种结构范式的比较研究 杨超[1] (74-85)

北京市二十年以来职住空间关系变化和新趋势——基于人口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动态 张纯[1,2];张婧楠[3];张威涛[1];朱高儒[1] (86-94)

山地城市社区绿色空间可用性评估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朱维娜[1];巫昊燕[2];韩贵锋[3];叶林[3];蒋文[3] (95-104)

多尺度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途径与关键议题 李沐寒[1];陈天[1,2,3];左明皓[1] (105-114)

合美离伤:一种追求多元融汇与协同发展的营城理念 李小龙[1];赵冰婧[2];原野[2];杨凌凡[1];王树声 (115-116)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李红艳[1];罗国康[2];张睿[3] (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