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
Agricultural Economy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农业经济专业刊物。刊登农业经济理论、农经学科建设、农业政策研究和工作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6139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16/F
- 邮发代号:8-15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0期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现实境况与发展路径
姜博[1];左文洁[1];成汶璟[2,3];李玉恒[2,3]
(3-5)
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
郗德才[1]
(6-9)
AI大模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
何砚[1];刘薇[1];孙莉[1]
(10-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节点和着力点探究
杨维[1]
(13-15)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逻辑、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径
马璐璐[1];李欢[2]
(16-18)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尚方超[1]
(19-21)
江苏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价值意蕴、挑战及对策
彭明唱[1];王凤羽[1]
(22-24)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农业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刘清娟[1]
(25-27)
我国农业数字化技术现状及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白津菁[1]
(28-30)
“小田变大田”农地细碎化治理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
尤好[1];仝瑞强[2]
(31-34)
农地规模化经营视域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问题研究
王妍[1]
(35-37)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粮食全链条减损的路径探索
王向辉[1]
(38-40)
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辽宁粮食产能的建议
王瑾[1];周腰华[1];邓春晖[1]
(41-42)
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张慧[1];杜子侨[2];苑朋欣[1]
(43-44)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维度、目标向度与推进策略
张川[1]
(45-46)
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社会动员价值与策略
冯晓娟[1];李全利[2]
(47-49)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化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朱维全[1];李想[1];张天浩[1]
(50-52)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郭晗[1]
(53-55)
价值·困囿·纾解:我国乡村治理的三维解析
柴靓[1];陈辉[2]
(56-59)
共同体视域下农村社区治理的优化
韩江风[1];刘树宇[1]
(60-62)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现困境及对策
卢鹏[1];王晓玲[2]
(63-6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友好型社区治理研究
边恕[1];王良睿[1];孙雅娜[2]
(66-68)
新时代“三农”干部队伍建设的难点与路径研究
田晓晖[1];张一凡[1];雷泽[2]
(69-72)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民主体性提升的困境及其纾解
谢加书[1];陈阳芳[1]
(73-75)
QCF视角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认证问题研究
李恒[1]
(76-79)
以“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促乡村振兴——辽宁省培育乡村人才的工作实践
吕萍[1]
(80-82)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国家安全教育意义、困境与对策
刘帅[1,2];田园[3];陈浩南[4]
(83-85)
乡村治理:农民主体性的现代转型
李东雷[1]
(86-87)
新型农业主体“跑路”现象及预防对策研究
张丽娟[1]
(88-89)
数智时代数字新农人培育的策略研究
李小贤[1]
(90-91)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张宏伟[1];孙晓雯[1]
(92-93)
新时代“六地”目标下辽宁省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王勇[1]
(94-96)
农文旅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淡艳茹[1,2]
(97-99)
绿色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刘媚[1];马崇明[2]
(100-102)
粮食安全目标下推进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现实困囿与应对策略
杜兴端[1];郭耀辉[1];刘宗敏[1]
(103-105)
城乡要素流动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周斌[1,2]
(106-108)
推动城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郭秀慧[1]
(109-111)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撬动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冯玲[1];黄翔[1]
(112-114)
数智赋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机制研究
张静[1]
(115-117)
提高粮食产购储加销技术水平与推进节粮减损研究
汪来喜[1];马玉洁[1];罗志远[1]
(118-120)
数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化育种: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李岚岚[1];张璐[2];刘吉龙[1];高延雷[1];王秀东[1,3]
(121-123)
中国大豆供需形势分析与展望
刘佳佳[1];王禹[1];李干琼[1];张永恩[1];喻闻[1];富丽莎[1]
(124-126)
数字贸易对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董雪芹[1];黄立龙[2]
(127-129)
新媒体赋能辽宁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徐思凡[1];王珩[1]
(130-132)
农村电商政策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任翔[1];吴高璇[2]
(133-135)
网络直播助力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囿与推进策略
郑伟[1];王彤宇[2]
(136-138)
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辽宁农产品行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于欣欣[1]
(139-141)
“银发经济”助推辽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姜岩[1]
(142-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