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管理现代化》杂志创办于1979年,是国家级经济理论和管理类综合性双月刊,创办于1979年,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主办,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注重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探讨与研究,综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走向,提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经济政策与法规动态,介绍国内外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进展。创刊以来《管理现代化》杂志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本刊刊名系国务院原副总理、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同志所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亲自推荐担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的袁宝华同志,也十分关心并具体过问本刊工作。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21层3座2101-6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15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403/C
- 邮发代号:2-21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专利战略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制研究
姜丽群[1];宁佳露[1];程嘉毅[1]
(1-11)
数字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
郭彦[1]
(12-21)
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调节效应
张韦唯[1];吴莹莹[1]
(22-31)
股市和实体经济的长短期关系研究——基于ARDL-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宋艳妮[1];廖甍[2]
(32-40)
科技金融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的双重差分分析
卢小祁[1]
(41-49)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与信息传播影响投资绩效的案例分析
裴筱捷[1];党兴华[2]
(50-61)
中方外派人员文化智力影响其适应性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阎欣[1,2];孙健敏[1]
(62-74)
职业使命感的多路径形成机制及其双刃剑效应
潘成凯[1];李玉刚[1];李安娅[1];倪旭东[2]
(75-87)
老龄人力资本对可雇佣性的影响研究
吕竑[1];谢华青[2]
(88-100)
辱虐管理对银行业员工抑制型建言的影响机制研究
杜越超[1];范增广[2,3];胡洪浩[3,4]
(101-108)
延期支付策略下建筑材料供应链采购管理与资金效率研究
王辉[1]
(109-116)
设置并赋权首席数字官对组织合法性的影响研究
王舜淋[1,2];陈江[1,2]
(117-123)
公共数据开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国278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李棋[1];雷汉云[1];陈昊[1]
(124-133)
女性高管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静澎[1];玲玲[2]
(134-144)
数智化时代双创共同体自我演化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
王雅楠[1]
(145-155)
企业ESG披露与信息透明度——基于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陆琳琳[1];刘一鸣[2]
(156-162)
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信任的组态研究——基于30省(区、市)的NCA与fsQCA混合分析
赵艳霞[1];杨硕[1];黄柏铖[1]
(163-173)
数字经济背景下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驱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与实证研究
梁文化[1];霍忻[2,3]
(174-181)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生态补偿关键影响因素及机制优化研究
袁伟彦[1]
(182-188)
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许昕[1];周楠[2]
(189-200)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构建与创新——评《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刘红霞[1]
(201-201)
基于“共同体”视域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研究——评《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面向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王玥[1];肖霖岳[1]
(202-202)
高校化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与教学方法创新——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
朱星群[1]
(203-203)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评《高等教育宏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王颖[1]
(204-205)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短视频运营与管理——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潘雨晨[1]
(206-206)
双因素理论及kano模型视角下成渝双城经济圈医患满意度的研究——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问题研究》
吴丽丽[1]
(207-207)
新时期电子政务信息管理与安全模式探究——评《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刘韬[1];李宏博[1]
(208-208)
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深入探析——评《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
李弘雯[1]
(209-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