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简 介:学术性刊物。旨在倡导和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管理工作联盟,推进自然辩证法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06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54/G3
- 邮发代号:22-2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基于可计算性理论的算法形式化研究
郭贵春[1];张博宇[1]
(1-7)
计算现象学何以可能——两种路径的多维审视
吴程程[1]
(8-14)
因果论证能够支持虚拟实在论吗?
赵小龙[1]
(15-21)
整合与互补:预测加工机制下认知生态位构建的功能重释
芦仁达[1];王姝彦[1,2]
(22-28)
人类身体与空间表征
张志伟[1]
(29-36)
生态学定律、例外与理想化——基于“范例进路”的讨论
李胜辉[1]
(37-43)
论模糊性理论的SH-BB标准——兼评戴利的BR标准与萨乐斯的SCF标准
史红继[1]
(44-49)
两种经验主义的一次碰撞——评麦克道尔对蒯因的批评
周红宇[1]
(50-56)
枢轴承诺、深层分歧与相对主义
齐士铖[1]
(57-63)
跨水平辩护:从经验到信念
黄天琦[1]
(64-69)
人工智能具有想象力吗?——数字想象理论探析
齐康[1]
(70-76)
技术的趋利避害意向性分析
陈石磊[1,2];王伯鲁[2]
(77-82)
从数学的世界化到世界的数学化——论文艺复兴时期mathesis概念的嬗变
蒋周伟[1]
(83-89)
人在天地中:中国古代的“假天仪”及其历史书写
张楠[1]
(90-97)
脑机接口介导认知问题研究
王高峰[1];马少卿[1]
(98-105)
“AI+生命科学”认识方式:对AlphaFold的考察
杨宁[1];赵建军[2]
(106-113)
马克思哲学空间观变革的三重超越性
贺来[1];陶知祺[1]
(114-122)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阐释
朱春艳[1];李东洺[1];陈凡[1]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