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
Science and Society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曾用刊名: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简 介:《科学与社会》编辑部有近三十年的办刊经验,其前身《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杂志,创刊于1981年。三十年来,该刊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是我国科学界的思想性学术期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教育文化与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本刊在我国学术界有较好的声誉,被北大、清华、南大、农大等国内许多高校列为重要核心期刊,并为若干大型图书、情报机构收藏。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北京8712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94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09/G3
- 邮发代号:82-31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社交媒体接触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感知影响的群体差异研究
王大可[1,2];吴昊[1]
(1-23)
“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相关虚假信息治理影响因素研究——基于NAM-TPB模型的受众心理机制分析
王唯滢[1];赵明宇[1];张英杰[1];王丽慧[1]
(24-45)
论人工智能的关涉性及其“泛认识论”基础
刘光明[1]
(46-58)
从“健康”到“行星健康”:行星时代的健康观念及其批评
陈雪扬[1]
(59-71)
媒介变革环境下的多元化视角——二十年间科学传播国际研究综述
王大鹏[1];杨正[2]
(72-102)
科学资本影响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基于态度效能双路径的实证分析
杨恒[1];方凌智[2]
(103-118)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开发的实证研究
尚智丛[1];张云昊[1]
(119-132)
社会治理与信息流行病防控
司佳卉[1];郑星悦[2];高福[1,2]
(133-144)
政策引文偏好——基于3237篇科学论文的多维计量分析
程曦[1,2,3];赵肖妃[1,2,3];曲宠颐[1,2,3]
(145-165)
谈对固定研究对象的系统认知
杨文采[1]
(166-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