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经济
Chinese Rural Econom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中国农村经济》(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有关三农问题的高水准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为期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为期刊编委会主任。《中国农村经济》突出理论探讨性、政策指导性、现实针对性、预测前瞻性,是探讨农村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园地,了解中国农村现实的窗口,交流农村发展经验的平台,决策农村政策的参考。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8870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62/F
- 邮发代号:2-85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S1期
祝贺《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周年
魏后凯[1,2]
(3-4)
我与《中国农村经济》:交往与期盼
李周[1]
(5-9)
与《中国农村经济》同行的岁月——写在创刊40周年之际
杜志雄[1,2,3]
(10-14)
四十不惑,更立潮头——写在《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周年之际
黄祖辉[1]
(15-17)
《中国农村经济》助我成长,伴我前行
姜长云[1,2,3]
(18-20)
我和《中国农村经济》40年的学术缘分
郭晓鸣[1]
(21-26)
我的研究路径——纪念《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周年
孔祥智[1,2]
(27-29)
共创卓越之行
史清华[1,2]
(30-34)
书写农村经济沧桑巨变,搭建乡土与科学的桥梁——记我与《中国农村经济》的点滴过往
吴方卫[1,2]
(35-37)
四十年风雨同舟,共筑乡村振兴梦——农研中心与《中国农村经济》共谱“三农”政策与学术交织的华章
金文成[1,2]
(38-39)
风劲正扬帆,奋楫向未来——记《中国农村经济》风华四十年
徐志刚[1]
(40-43)
我与《中国农村经济》:相伴与成长
司伟[1]
(44-47)
浙大农经学科与《中国农村经济》携手走过的40年
(48-51)
携手共进,相伴成长
胡向东[1]
(52-54)
墨香里的情缘
李谷成[1]
(55-57)
学术携手,共谱华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共进之路
石宝峰[1];姚柳杨[1]
(58-61)
泽如时雨,岁物丰成
罗明忠[1]
(62-64)
以文载道,助农兴邦
王亚华[1,2]
(65-67)
四十载芳华,助梦“三农”学者——写在《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周年之际
仇焕广[1,2]
(68-70)
迷茫·成长·执着·梦想——致敬《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周年
程名望[1,2]
(71-74)
看见成长——纪念《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周年
易福金[1,2]
(75-76)
与《中国农村经济》同行的学术之路
高鸣[1]
(77-78)
农经不老,正当年少
何可[1,2]
(79-81)
我是如何走上编辑道路的
陈劲松[1]
(82-89)
携手同行的岁月
潘劲[1]
(90-91)
倾情打造筑梦舞台
张海鹏[1,2,3]
(92-94)
栉风沐雨四十载,砥砺奋进再出发——我与《中国农村经济》的不解之缘
陈秋红[1,2,3]
(95-98)
《中国农村经济》刊期一览(1985—2024年)
(99-100)
《中国农村经济》高被引论文情况(1985—2024年)
(1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