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学研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创办,并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合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发表科学学、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理论见解和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典型案例,以推动创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为主旨。本刊除设有科技论坛、科学学理论、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科技管理等栏目外,还有科技人物、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非常设栏目。从2001年起,本刊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 创刊时间:1983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中关村北一条15号8712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05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5/G3
- 邮发代号:82-31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异类科学的到来
胡志坚[1]
(1-2)
国家科技战略:芯片产业美对华行动逻辑与启示
梅亮[1,2,3]
(3-13)
国家科技安全:风险解构、系统韧性与实现路径
刘鑫[1,2];李雪[1,2];陈凯华[3,4]
(14-25)
前沿技术研发如何平衡国家战略与原创探索——以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所为例
张锦程[1];张辉[2];李瑞[3]
(26-37)
美国技术封锁对中国技术型跨境并购的影响
马述忠[1];李诗燕[1];吴鹏[2]
(38-48)
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动力机制、内涵特征与着力点
李静[1];孙雁[1];霍竹[1]
(49-57)
科技伦理治理的“差序格局”与“错序格局”
李秋甫[1];李正风[2,3]
(58-65)
基于创新采用框架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
何郁冰[1];徐美娟[1];荆晶[1]
(66-78)
中国语境下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路径塑造——基于价值-工具二维理性的融合框架
吴逸菲[1];樊春良[2]
(79-90)
企业基础研究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
孟巧爽[1,2];李乐逸[1,2];王艺萌[1,2]
(91-102)
反身性视域下发表压力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甘烨彤[1];王高峰[1]
(103-110)
基础研究对科学突破的影响——以生物医药企业为例
龚辰皎[1];闵超[1];赵毅[2]
(111-124)
突破性制度创新能推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以自贸试验区为例
苏振东[1];刘玥岩[1];刘后仁[1]
(125-136)
科学驱动的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
朱卫杰[1];鲁若愚[1];韩武成[1];雷家骕[2]
(137-150)
悖论视角下体验驱动产品创新的机理探索——微信纵贯案例研究
马婧蓉[1];顾元勋[1]
(151-161)
人才政策如何影响人才流动?——基于2002-2021年3308项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叶杨[1];陈强远[2];赵浩云[1];李晓萍[1]
(162-177)
生物技术产业双重网络演化研究——基于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
王慧[1];高山行[1];杨张博[2];李泞芮[2]
(178-188)
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授权与道德责任
曲蓉[1]
(189-196)
“i7算”赋能AI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戎珂[1];施新伟[2];吕若明[1]
(197-204)
我国数据要素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进研究
潘宏亮[1,3];赵兰香[2,3];叶璐[1]
(205-216)
科技伦理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王继超[1,2];翟晓梅[1,2]
(2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