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曾用刊名: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简 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原名《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5年创刊,本刊始终致力于地理成果的编辑、发表工作,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好评。现已成为地理类的权威期刊之一。2003年,正式启用新刊名《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后,刊物的内容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增加GIS、GPS、RS方面的版面,同时刊登一些浅显易懂的实用技术类文章,以增加读者的层面。《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一面世已经站在全国第一家3S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的位置和高度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院
-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西大街94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05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330/P
- 邮发代号:18-2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基于社交文本的洪涝信息抽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侯华伟[1];慎利[1];贾嘉楠[1];徐柱[1]
(1-9)
顾及地物类型重要度的城市倾斜摄影模型轻量化算法
张洪玮[1];申申[2];范虹[1];阮文阳[2]
(10-16)
基于网络加权Voronoi图的消防站服务覆盖评估
王利娟[1,2,3];禄小敏[1,2,3];张志义[1,2,3];吴梦真[1,2,3]
(17-22)
融合道路特征的动态卷积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网络模型
陈涛[1];葛小三[1]
(23-30)
基于双变量分区的KMeans++-ConViT-CA建模方法及土地覆被变化模拟
王恩铭[1];刘明皓[1];王琨[1];代俊[1];许汀汀[2]
(31-39)
基于ICESat-2/ATL08的新疆昆仑山地区全球多源DEM数据精度验证与评价
章诗芳[1];赵尚民[2];樊晶莹[2]
(40-46)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妍[1];刘凯[1]
(47-55)
长三角地区绿色制造企业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
吴儒练[1];古雄[2];蔡俊兴[3];毛丹丹[4]
(56-63)
基于规模—功能联系的徐州都市圈网络结构和多中心研究
朱虎啸[1,2];欧向军[1];杨振[1];汤爽爽[2]
(64-72)
中国及其主要客源国间旅游流循环质量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马丽君[1];李江楠[1];梁逍遥[1]
(73-77)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机制与路径——基于“权力—资本—社会”框架的分析
宋永永[1];张桐雨[1];马蓓蓓[1];王剑[2];薛东前[1]
(78-87)
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的传统聚落健康评价
胡最[1,2];肖爱华[1];刘沛林[3]
(88-96)
中国主要光学天文台址观测环境质量综合评估
谭秀娟[1];吴志峰[1,2];郑子豪[1]
(97-104)
安徽省农业生产减污降碳协同性驱动因子识别及响应
纪凯婷[1]
(105-110)
岗南水库上游柳林河流域非点源氮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王云霞[1];史密伟[1];张艳杰[1];孟令尧[1];范锐博[2];白双艳[3];张焱[1];张媛[1];侯翔龙[1]
(111-118)
基于门槛效应的贵州省县域人口老龄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
郭兴[1];李旭东[1];田俊[1];曹明浩[1];杨琦[1]
(119-125)
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王凯[1];赵燕[1];谭佳欣[1];景程宇[1];刘美伦[1]
(126-134)
短视频内容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及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积极情绪理论
王维胜[1];周泱宏[1];唐承财[2]
(135-144)
“红极一时”还是“红极一世”:网红旅游城市的内在吸引力及其生成机制
鲁方圆[1,2];张郴[1,2];曹浩宇[1,2];黄震方[1,2];徐敏[3]
(145-151)
基于出游模式的旅游交通碳排放核算与低碳优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卢璐[1];曾坚[1];于天虎[2]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