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曾用刊名: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简 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原名《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5年创刊,本刊始终致力于地理成果的编辑、发表工作,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好评。现已成为地理类的权威期刊之一。2003年,正式启用新刊名《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后,刊物的内容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增加GIS、GPS、RS方面的版面,同时刊登一些浅显易懂的实用技术类文章,以增加读者的层面。《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一面世已经站在全国第一家3S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的位置和高度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院
-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西大街94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05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330/P
- 邮发代号:18-2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结合出租车OD流特征的城市犯罪时空分布预测
                                    
                                
                                    
                                        张子皓[1,2,3];杜萍[1,2,3];刘涛[1,2,3];李朋朋[1,2,3]
                                        (1-9)
                                    
                                         
                                    
                                    
                                    
                                
                                
                                    
                                        基于社交媒体文本的地质灾害信息获取方法
                                    
                                
                                    
                                        蔡俊昊[1];胡卓玮[2];王俊杰[2]
                                        (10-18)
                                    
                                         
                                    
                                    
                                    
                                
                                
                                    
                                        基于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的公共文化场所空间分布与驱动机制研究——以福州中心城区为例
                                    
                                
                                    
                                        邵笑北[1];储德平[1];骆炜楠[1];廖孟琦[1];汤舒婷[1]
                                        (19-30)
                                    
                                         
                                    
                                    
                                    
                                
                                
                                    
                                        基于MambaRVS可微特征聚类的无监督遥感图像分类实验
                                    
                                
                                    
                                        马建民[1,2];薛兴鹏[1,2];李玉清[1]
                                        (31-40)
                                    
                                         
                                    
                                    
                                    
                                
                                
                                    
                                        基于多源遥感融合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水体时空演变及其气象驱动作用分析
                                    
                                
                                    
                                        殷万玲[1,2];胡庆武[3];袁帅[3];艾明耀[3];张紫萍[1,2];唐文家[4]
                                        (41-48)
                                    
                                         
                                    
                                    
                                    
                                
                                
                                    
                                        2006—2022年中国冰川景观空间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唐承财[1,2];江玲[1]
                                        (49-57)
                                    
                                         
                                    
                                    
                                    
                                
                                
                                    
                                        基于百度指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关注度研究
                                    
                                
                                    
                                        李晓婧[1,2];乔良[2];刘冉[3];姬龙涛[1];刘雅浩[1];张军海[1]
                                        (58-68)
                                    
                                         
                                    
                                    
                                    
                                
                                
                                    
                                        河南省县域创业活动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海朋[1,2];路鑫[3,4];崔恒[5];倪仡伶[6]
                                        (69-79)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休闲空间情绪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孙馨怡[1];何建华[1];陈飞[2]
                                        (80-89)
                                    
                                         
                                    
                                    
                                    
                                
                                
                                    
                                        城市物流服务时空间行为协调度分析——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
                                    
                                
                                    
                                        李欣[1]
                                        (90-97)
                                    
                                         
                                    
                                    
                                    
                                
                                
                                    
                                        河北省耕地多功能对耕地非粮化的敏感度研究
                                    
                                
                                    
                                        田凤雅[1];刘超[1];张胜海[1];丁小燕[1]
                                        (98-106)
                                    
                                         
                                    
                                    
                                    
                                
                                
                                    
                                        山东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与休闲农业空间错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新越[1];李洁淳[1]
                                        (107-114)
                                    
                                         
                                    
                                    
                                    
                                
                                
                                    
                                        播期调整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关键燕麦区的水足迹影响
                                    
                                
                                    
                                        王志伟[1];柏会子[2];周海涛[3];张新军[3];黄鑫亮[4];鲁军景[2];左璐[2];郭风华[2];唐建昭[2]
                                        (115-122)
                                    
                                         
                                    
                                    
                                    
                                
                                
                                    
                                        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网络结构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周欢[1];李家乐[1];陈洪业[1];谭辉[1]
                                        (123-133)
                                    
                                         
                                    
                                    
                                    
                                
                                
                                    
                                        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智慧[1,2];靳诚[1];魏俊伟[2];徐丽萍[2]
                                        (134-142)
                                    
                                         
                                    
                                    
                                    
                                
                                
                                    
                                        绿色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30个省域的证据
                                    
                                
                                    
                                        王凯[1];杨秋平[1];关锐[1];甘畅[2]
                                        (143-151)
                                    
                                         
                                    
                                    
                                    
                                
                                
                                    
                                        中国森林康养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吴志才[1];肖可欣[1];谢佳亮[1]
                                        (152-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