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科学
Soft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软科学》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本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多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编辑部愿竭尽努力,同关心本刊的作者和读者一道把期刊办得更好、更具特色。 为突出刊物自身特点,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本刊设立了科技与经济、战略与决策、技术创新与管理、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企业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服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等栏目,以反映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重大理论动向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开展战略规划、制定政策及组织管理等提供决策依据和借鉴,是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软科学研究人员以及高校师生、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学术阵地和交流平台。
-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5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409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268/G3
- 邮发代号:62-6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与战术思考
张立群[1]
(1-4)
校地共建特色研究院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以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为例
曾嵘[1]
(5-8)
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就业——理论模型和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谢贞发[1];朱东霞[1]
(9-18)
聊天机器人拟人化角色与交互行为对顾客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基于认知和情感的双路径研究
沈鹏熠[1];朱澳男[1];万德敏[1]
(19-25)
人工智能与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徐红丹[1];王玖河[1]
(26-33)
“揭榜挂帅”何以助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中介效应
刘东慧[1];白福萍[2];王焰辉[1]
(34-41)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陈映[1];肖治涵[1]
(42-50)
智能化转型、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创新网络地位跃升
刘西涛[1];韩雨辰[1]
(51-58)
数字化政府建设能否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来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的证据
孙丽[1];张杰[1]
(59-66)
国家级新区设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基于279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宋丽萍[1,2]
(67-75)
数字基础设施与县域经济韧性: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王琴[1];李敬[1];丁可可[1];雷俐[1]
(76-83)
数字化消费赋能新质生产力——来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的证据
周瑛[1];王倩[2]
(84-93)
言从众调:上市公司年报语调行业同群效应研究
杨立成[1];刘春林[1];董文昊[1]
(94-101)
企业双层漂绿之间的策略性替代——概念裂变与实证检验
沈弋[1];周立婕[1]
(102-108)
高管环保注意力与企业ESG绩效——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张座铭[1];王超[2];姜博胧[3];赵立彬[1]
(109-116)
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推动我国低碳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及路径研究
黄森[1];殷巧[1];呙小明[1]
(117-126)
面向碳中和的我国新能源汽车碳减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管歆格[1];田泽[1];斯洪诚[1];任阳军[1]
(127-135)
能源价格与新能源汽车消费——基于消费者预期视角
赵小磊[1];毛雨濛[1];李雪梅[1]
(13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