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哥白尼索引(2020)、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20)、美国化学文摘(2015)、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2014)、工程索引(2019)、Scopus数据库(2019)、俄罗斯文摘杂志(2015)、CSA-ProQuest数据库(2019)
简 介:《环境科学研究》为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国内外环境科学发展新动向和环境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论文。自创刊以来,《环境科学研究》紧紧围绕为环境保护中心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的办刊理念,刊登了一系列涉及国家政策以及策略性和导向性的学术论文,并针对专题研究以及区域、流域环境问题研究,以专栏/专刊的形式集中发表论文,及时准确地传播科研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和口碑。期刊于2017年入选“中国百强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连续7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大羊坊8号院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692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27/X
- 邮发代号:82-38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9期
北京城区特殊污染事件下大气NHx污染特征及其溯源分析
张洋洋[1];刘学军[2]
(1895-1905)
山东省PM2.5与O3浓度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宋晓伟[1];孔媛[1];郝永佩[1];程鹏[1];朱晓东[2];高宁馨[1];韩越梅[1]
(1906-1919)
电厂环保绩效创A对石家庄市重污染期间PM2.5的减排效应研究
王玮[1];杨会珠[1];张璇[1];黄艺伟[2];李赟虹[2];赵江伟[3]
(1920-1928)
“煤改气”背景下保定市农村PM2.5中PAHs的特征演化研究
刘金明[1];李志勇[1,2];朱语哲[1];马肖华[1];王刚[3];宁志[1];刘晨[1];任壮壮[1];韩斌[4]
(1929-1938)
基于智能扫描电镜源解析评估大气颗粒物管控成效:以冬奥会、冬残奥会邯郸市为例
李金莹[1,2];李文君[1,2];高健[1,2];赵普生[3]
(1939-1949)
克拉玛依市生活源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许文举[1];石婧雯[1];姬亚芹[1];王冰冰[1];杨夏微[1];申瑞星[1];马皎璠[1];纪元[2];姜艳[3]
(1950-1958)
大气污染源谱库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晨楚[1];王雪涵[1];毕晓辉[1];王超[2];吴建会[1];戴启立[1];刘保双[1];田瑛泽[1];张裕芬[1];冯银厂[1]
(1959-1967)
基于多尺度的河岸带水污染影响区域定量识别
刘可暄[1,2,5];黄俊雄[1];华正实[3];刘慧博[4];卞兆勇[2];薛万来[1];王冬梅[5]
(1968-1981)
四大家鱼产卵场水动力特性受生态调度影响的三维模型研究
周文浩[1,2,3];刘天成[3];李秋平[3];罗秉成[4];付小莉[4];张艺惠[3]
(1982-1992)
外场协同过碳酸盐活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李祺琛[1,4];熊婷[1,2];郭佳茵[3];陈浩云[3];蒋龙波[4];袁兴中[4]
(1993-2000)
湖南省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李素萱[1];唐博[1,2];常文杰[1];刘文秀[1];马福俊[1];谷庆宝[1]
(2001-2009)
三个发达国家污染土壤再利用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邵雪停[1];蒋晶[1];颜增光[1];张朝[1];杨敏[1]
(2010-2021)
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建设探讨
刘宏博[1,2];李春晖[1,2];王健[1,2];卢桂兰[1,2];黄启飞[1,2]
(2022-2032)
关于我国医疗废物小型化原位处置的思考和建议
张筝[1,2];程亮[1,2];马欢欢[1,2];于晓东[3];任志远[4]
(2033-2040)
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环境影响后评价框架体系与案例研究
魏婧[1];徐亚[1,2];陶伟[1];张军[1];王鹏[1]
(2041-2050)
生物强化和进料频率对厨余垃圾高负荷厌氧消化的影响
邓明涛[1,2,3];杨津津[1,2];李翔[1,2];李绍康[1,2];高博儒[1,2];侯军华[1,2];周继红[3];常根旺[1,2];钟根茂[1,2]
(2051-2061)
黄河呼和浩特段典型饮用水源地新污染物赋存特征和优控清单筛选
龚雄虎[1];张乐[2];张翼飞[3];郑利霞[3];段平洲[4];张玉熙[1,5];焦立新[4];张路[1];魏健[4];赵中华[1]
(2062-2077)
低氧和高温胁迫对稀有鮈鲫幼鱼早期性腺发育的性别特异性影响
耿心怡[1,2];翁南燕[2];黄炜惠[2];张靖天[2];段云馨[2];霍守亮[2,3]
(2078-2089)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影响因素
刘月[1];何伟[2];左强[3]
(2090-2102)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厂“水-能-碳”协同评价及障碍要素分析
高旭阔[1];李冰鑫[1]
(2103-2112)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时空特征与协调发展分析
柴莹莹[1];孟晓杰[1];张惠远[1];马书明[2];冯丹阳[1]
(2113-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