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教学与仪器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aratus
简 介:《实验教学与仪器》创刊于1984年,有20多年的办刊历史,立足于中小学实验教学与教学装备研究,紧跟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中小学理科实验设计与实验教法的改进,介绍计算机、传感器等现代教育技术在传统理化生实验中的运用,展现教师创新制作的教具作品,交流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与学校实验室等功能教室的装备和管理经验。
- 主管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 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长沙理工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内)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232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094/G4
- 邮发代号:42-87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9期
思维进阶视域下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分析及建议——以近两年全国高考甲卷力学实验题为例
李俊永[1];党越[2];杨婉荣[3]
(1-4)
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法的应用
袁志彬[1];张世泽[2]
(5-6)
定量探究液体表面张力的再思考
杨冰[1];徐清洪[1]
(7-8)
混合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吉玉[1];杨伟杰[1];刘艳杰[1]
(9-12)
感温材料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袁芳[1]
(12-14)
化学实验操作排序题的解题辨析
俞真蓉[1];吴洪辉[2]
(15-18)
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助力探究实验教学——以“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为例
王丽群[1];林均杰[2]
(19-21)
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教学设计——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例
闫敬畏[1];孙瑞[2];任俊红[1]
(22-24)
基于“微课堂”的初中物理实验启发式教学
谢维学[1]
(25-27)
学习进阶模式下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王琳[1]
(28-30)
“电磁波及其传播”实践作业设计
薛刘萍[1];黄志敏[1];张雷[1];叶世旺[1]
(30-32)
初中化学教学中疑难问题可视化实践——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
刘漫时[1];高岑峰[1];何丽萍[2]
(33-35)
初中化学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以“水的净化”为例
谢胜红[1]
(36-38)
利用手持技术分析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以CH3COONa溶液为例
康正雄[1];何国章[1];刘晓艳[1]
(39-41)
“观察鸡卵的结构”创新实验探究说课
杨静[1];向君军[2]
(42-43)
验证液体压强实验装置的改进
鲍廉静[1]
(44-45)
基于STEAM教育的初中物理电路制作
雷行亮[1];李闷心[2]
(46-48)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实验装置创新设计
常志平[1];焦政翰[2]
(48-50)
验证正(余)弦交流电电压峰值和有效值关系
李叶贤[1]
(51-53)
“吹起纸片”现象的原理探讨及改进
刘顶刚[1]
(53-55)
化学实验教学中分液漏斗的创新应用
孙忠元[1]
(56-57)
利用电导率仪探究溶液导电能力
谢茜[1]
(58-60)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一体化、绿色化改进
李玉兰[1];何任元[2]
(61-63)
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实验改进——以“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与“醛基的检验”实验为例
李晓燕[1]
(64-66)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无氧化改进
王伟[1];王国洪[2]
(67-68)
初中气体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创新设计
宋伟[1];曹梦洁[2]
(69-71)
酵母菌种群数量计数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池萍[1]
(72-74)
水动力车的设计与制作
丁玉石[1]
(75-76)
自制交变发电机演示仪
彭世玉[1];石亭[2];淦雪亮[2]
(77-78)
自制宏观模型模拟微观的减数分裂
毛倩[1]
(79-82)
热对流可视化实验仪器的制作与演示
张春斌[1]
(82-83)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推进策略
徐莉莎[1]
(84-87)
基于微项目化学习重构大单元复习的思考——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复习教学为例
刘荧[1]
(88-91)
基于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筑造鸟巢”为例
莫阳洋[1];邹锐[2]
(91-93)
结构化“多功能月相仪”的设计与应用
郑晓万[1];黄之璇[2]
(94-96)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实验创新设计与改进
王云[1]
(97-98)
面向高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创客教学实践——以“智慧台灯”的实现为例
魏鹏飞[1]
(99-100)
智慧学习环境下初中物理跨学科教学实践
曹艳[1]
(101-102)
微课辅助下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探索
金伟[1];臧美燕[2]
(103-104)
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信息科技精准复习教学设计——以教科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计算机”为例
刘庆欢[1]
(105-108)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的探索
仲惠芝[1]
(109-110)
北京市初中劳动教育仪器设备配置的探索
王玉清[1]
(111-114)
推动科学教育 遴选创新人才——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述评
梁鹏[1]
(114-117)
“理想·家”全科教室重构内涵式“新质空间”——乡村小规模学校新型教学空间实践与探索
郑美宏[1];吴伟敏[2];陈聪儿[1];郭洪[3]
(118-121)
职业院校应急安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探讨
于永政[1];祝超[1];王浩[1]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