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教学与仪器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aratus
简 介:《实验教学与仪器》创刊于1984年,有20多年的办刊历史,立足于中小学实验教学与教学装备研究,紧跟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中小学理科实验设计与实验教法的改进,介绍计算机、传感器等现代教育技术在传统理化生实验中的运用,展现教师创新制作的教具作品,交流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与学校实验室等功能教室的装备和管理经验。
- 主管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 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长沙理工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内)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232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094/G4
- 邮发代号:42-87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规范 发展 创新——苏派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室内的建设与管理
李进[1]
(1-3)
之江汇网络学习空间2.0发布暨教育大模型研究应用实验室签约仪式举行
陈朝晖;李淑芬;王志成
(3-3)
让核心素养在思维型课堂中悄然“生长”
孟庆新[1]
(4-6)
初中物理实验可视化的重要性
李艳梅[1]
(7-9)
基于虚拟实验的初中化学实验作业设计
吴文玉[1];郭静[2];张晓凤[1]
(10-12)
素养为本导向下的实验教学目标设计——以“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为例
史靖华[1]
(13-15)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六协同组研讨会在常州召开
陈朝晖;沈叶辉;王志成
(15-15)
利用多重表征法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分解与应用
丁娟娟[1];陈绍虎[1];袁芳芬[2]
(16-18)
跨学科实践情境的中考生物学试题分析与启示
颜士才[1]
(19-21)
基于大数据的初中科学精准教学探讨
林能顶[1]
(22-24)
益阳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专题培训班
陈朝晖;周运军;王志成
(24-24)
基于学科素养建构物理核心概念的教学实践
王芳[1];王驰明[2]
(25-26)
基于“科学态度”与“科技伦理”的探究实验设计——以沪教版“杠杆的应用”为例
赵戈[1];谈元凯[2]
(27-29)
玩中学 做中学 知行合一——以“静电现象”教学设计为例
邱洁[1];辛建军[1]
(30-32)
大单元视域下的探究活动设计——以“质量”教学为例
汪小龙[1];王天文[2];王小苹[3];杜建华[1];田艳[4]
(33-34)
基于STEM理念的项目式学习——以制作简易密度秤为例
金晓燕[1]
(35-37)
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学实施策略与路径——以高三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为例
郑玉海[1];褚幼萍[2];刘新荣[3]
(38-43)
理解为先的“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徐燕[1];王书力[1];叶德伟[2]
(44-46)
解决真实问题的项目式学习——以测定薯片中油脂含量为例
曹葵[1];李燕[1];蔡元博[1]
(46-48)
基于真实情境的“氮循环”高三复习课项目式教学——以“含氮废水的处理”为例
刘辉[1];吴永才[2];贾红梅[3]
(49-53)
中山市实验教学经验助力荔波县小学科学教育
陈朝晖;李淑芬;王志成
(53-53)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实践
陈志亚[1]
(54-56)
跨学科视角下的气体浮力演示实验设计
颜罗丽[1];王春艳[1];王代林[1]
(57-57)
基于热成像仪的“温差从哪来”系列实验
张颖[1];龙仲英[2]
(58-59)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创新改进
丁桂芳[1]
(60-61)
“蜡烛刚熄灭时白烟的点燃”实验创新改进
叶兰[1];黄子鑫[2]
(61-62)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检验一体化创新设计
高山婷[1];陈思言[2];米春[3]
(63-65)
利用针式过滤器改进苯甲酸重结晶实验
薛礼然[1];江玉媛[2];孙玉宏[2]
(66-67)
“二氧化硫的性质”微型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吴波[1]
(68-70)
原电池创新实验设计
张强[1]
(70-73)
蒸腾作用类比实验的创新设计
孟湘莲[1];郭洪[2]
(74-75)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王芳[1];孙强[2]
(76-78)
自制多变透镜立体光路演示仪
李弘[1];赵永忠[1]
(79-80)
自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教具
郝奎[1];陈明慧[1];何军[1]
(81-83)
自制“光的反射立体演示仪器”
赵梅[1]
(84-86)
自制人体尿液形成演示器教具
周发建[1]
(86-87)
探究实践视角下“眼和视觉”的实验创新
郭威[1]
(88-89)
基于UMU平台的泛在学习实践策略——以“简单机械”单元为例
陈清福[1];林祺[2];高翔[3]
(90-92)
直射、斜射对温度影响的演示实验改进
傅蒋[1]
(93-94)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徐善龙[1]
(95-97)
基于跨界学习的小学科学融创教育实践
吴永发[1];游卓曦[2]
(98-100)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思维型研讨”
吕文焕[1]
(100-102)
运用信息技术巧妙创设科学教学情境——以“静止和运动”教学为例
张养亮[1];贾艳衡[2]
(103-105)
初中信息科技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以“走进程序世界”单元为例
魏荣丽[1]
(105-107)
AI技术赋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蒋新成[1];朱玲[2];刘倩文[3]
(108-109)
智慧课堂促进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信息化
沈续丰[1];沈玮琦[2]
(110-111)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钟婷[1]
(112-113)
运用精品课资源开展双师课堂教学的区域实践
董新飞[1];卢小宝[2]
(114-117)
现代教育技术赋能实验教学质量提升
肖雄辉[1]
(118-121)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标准化管理探索
张乐[1];文建军[2];鲁斌[1]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