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曾用刊名: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北民族大学主办,创刊于1979年,自创刊以来,始终突出民族特色和区域研究,关注当代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贯选用资料翔实、逻辑严谨、论证科学且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常设栏目有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经济、哲学、法学、语言学等。

  •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140
  • 国内统一刊号:CN 62-1185/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论 田钒平[1];苏韦铨[1,2] (1-13)

公益慈善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多维功能与路径探析 赵伟成[1];周中之[2] (14-23)

文化资本视角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 巫达[1];陈开雯[1] (24-35)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牧民柳条利用的本土智慧及其当代转化价值——基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田野调查 岳小岭[1];敖其[1] (36-45)

列宁先锋队政党社会动员的深刻根源、实现机制及其启示 周凯[1];王冲[1] (46-55)

俄罗斯及中亚四国的《反极端主义法》基本原则探析 王文娟[1];何星亮[2] (56-69)

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王超[1];李越[1] (70-82)

符号编码与符号解码:乡村文化产业数字化变革机制——基于贵州Z县苗绣产业的实证分析 陈晓琳[1];李亚雄[2] (83-94)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导身份传播的形态及策略——一个类型学的视角 梁建业[1];刘畅[2] (95-106)

复合型治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合约治理逻辑——基于西北L县的考察 梁伟[1] (107-118)

论文学交融视野中的八旗诗媛文学网络 多洛肯[1];刘影[1] (119-129)

魏晋士人生活与文学作品的新养分 丁宏武[1];刘东方[1] (130-139)

敦煌写卷《越州诸暨香严寺经藏记》碑文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考论 龙成松[1] (140-151)

高铁开通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空间错位的影响——基于中国265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赵春晓[1];白永亮[2] (152-165)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价值、维度与策略 何建春[1] (166-176)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实践——以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例 王子奇[1] (177-188)